靜,房間裏是相當的靜。
蔣琬四人混亂不堪,某個器官突然失去了呼吸的功能,整體思路翻江倒海五味雜陳。這廝還是劉禪嗎?“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樣的詩句,咋可能是這廝做的呢。
蔣琬仨人算是看明白了,劉山這貨絕對不是人,根本就沒按啥子好心。一頓飯的功夫不厭其煩的表演了好幾次大變活人,一會兒精的像猴一會兒呆的如豬,這飯要是這麼吃,還不直教人生死相許。
蔣琬大張著嘴,目光呆滯的盯著劉山。因為剛才連哭了兩場,鼻涕眼淚依舊在原有的軌道上馳騁,這會兒趁著主人不注意,悄悄地在唇齒之間彙集;
董允還算鎮定,一篇詩文寫的還能說是工整,隻是這最後一行看上去有點走樣,前後對照堪比那巍峨的三峽大壩,落差不小;
向寵不愧是武將出身,臨危不亂的定力還是值得肯定得,有點小瑕疵也不傷大雅,要是那握劍的手能再穩點,不那麼哆嗦就完美了;
王公公表現的最好,想的也最開,原因無他就是不管劉山這貨咋表現,王公公都能接受也必須接受,為啥呢?王公公發言了:“這貨表現的好叫皇上,表現的差你叫他皇下試試?”
劉山看到這一幕,心中笑的那是“屁啊屁啊”的。(倆字倆字連一起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嘿嘿還不知道啊,揍腚四十再告訴你答案)穿越眾誠不欺我,順手掂來一首小詩,稍加改動就能震撼的這些廝小心肝亂顫,還不得佩服的五體投地投懷送抱啊。嗯那啥投懷送抱這些廝就算了,還是改天找個漂漂mm試驗下才好。
其他人的表現都在劉山意料之中,就是這王公公表現的不咋的,一點反應沒有。難道是那啥影響的不僅僅是解小便,還能影響聽覺不成?這個問題一直困擾劉山多年百思不得其解,經多方驗證也沒有結果。
不過總的來說,預期的效果是達到了。劉山心裏那個美就別提了。俗話說的好萬事開頭難,咱今天這頭開的還是很非常good的。
從早上到現在,劉山苦思冥想的隻有一個難題,就是怎麼樣才能讓原來那個昏庸的劉禪變成一個唐宗宋祖般的大神。Nnd,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咱創造困難也得上。為了下半輩子的性福,劉山這廝準備拚著老命賭一把,老天既然要咱來到這人生地不熟的三國當個皇帝,咱就不能猥瑣的過一輩子。
劉山深知解決這個難題有點像上珠峰,難度肯定不小,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少。首先要解決的是改變的問題,老話都說了,這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畢竟一個活生生的笨蛋突然變成一個上知五百年下曉兩千年的聰明蛋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這跟母雞下蛋完全是兩碼事,那家夥隻要有把子力氣一努勁就能有成果。
一個人的改變要是像捏麵人那樣,用手揉一揉搓一搓再劃拉幾刀,麵團就順理成髒的變成了麵人,那咱還捏麵幹嘛,直接捏人不就得了;
第二條比較矛盾,跟第一條正好相反,就是這個轉變還必須要快,否則等個二三十年,劉山也不用再變了,因為有兩個叫鄧艾和鍾會的善人,會從遙遠的北方過來幫助他,直接把他變成安樂公去演義樂不思蜀的千古軼事;
第三條至關重要,那就是要牢牢的掌控著蜀漢的大權。手中沒有權利,自己任何的想法都無法實現。這一條讓劉山心底感到有點無力,縱觀整個的中國曆史,權利爭奪那是充滿了刀光劍影血雨腥風。就憑自己這個社會經驗基本沒有的年輕人跟這一幫整天泡在權利漩渦中的大臣們pk,還真讓劉山心裏沒底。
現在的這幫蜀臣,重要的位置基本上都是諸葛一手提拔,行事的套路也就是諸葛的套路,看看蔣琬費禕就知道。而自己對諸葛的治國方針還不是完全認同,因此便會引發衝突和矛盾。一旦牢牢地掌握住皇權,自己的施政方針就能有效的實施,手下的大臣們也就能用統一的思路來管理蜀國,有那麼一兩個不聽話的也好辦,一句話不換思想就換人。
這爭權奪利的事情先放一放,劉山決定還是先解決解決這個轉變的問題。考慮到古人對神靈的敬畏,劉山知道要想把自己快速的轉變成一個手握皇權的千古明帝,隻有一個辦法就是讓自己變成一個神仙,至少也得是個半仙。
劉山整理了一下思路,不管不顧的說道:“各位大人,你等皆是朕弘股之臣,相父新喪,日後國事如何安排,朕想聽聽諸位的想法。”
蔣琬砸吧砸吧嘴,感覺嘴巴裏味道很異樣,猛醒過來後大袖一揮,收拾幹淨。“嗯嗯”蔣琬清了清嗓子,沉聲道:“陛下,臣以為當前重中之重應該是如何順利接回丞相靈柩和在外大軍,至於丞相身後國事,應否稍後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