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劉禪沒有說話,還在用希冀的眼神盯著自己,王公公急忙往下侃:“這孫夫人為人剛烈,酷似其兄孫策,所以為人處事不免有些缺失,與昭烈皇後和糜夫人關係有點僵硬,基本來往不多。後來先帝率兵進川,這孫夫人的表現就越發的沒有顧忌。
等到安平王出生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跟他一起來的那些吳人也就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甚至要強占丞相的府邸。昭烈皇後當時負責宮內事務,就讓子龍將軍規勸了一番,結果竟然惹惱了孫夫人。
曾經有次無意中聽到昭烈皇後和糜夫人的聊天,老奴才知道原來孫夫人的不滿還是因為先帝讓昭烈皇後負責後宮之事引起,因此她對昭烈皇後更是冷諷熱刺為所欲為。
想來也難怪,孫夫人出身東吳孫家係大戶名門,而昭烈皇後出身又過於貧窮,雖然進宮早於孫夫人,卻在家世上低了不少。”
劉禪聽到這兒,心中大感興趣,看來這皇帝家中也不是很安寧,至少這劉備家就是鬧得一塌糊塗。這廝聽書聽的上癮,眉飛色舞的督促道:“後來呢。”
王公公納悶的瞟了皇上一眼,心裏不是很明白。這位怎麼聽了這些還能這麼興高采烈地的,畢竟這昭烈皇後是你的親媽,被別人欺負成這樣你還能無動於衷,還有沒有一點倫理道德存在啊。
劉禪這廝也是冤屈的堪比竇娥,自己一眼都沒見過這個昭烈皇後,又怎麼可能披肝瀝膽的將她視為生母,並對她的遭遇感同身受憤憤不平呢。
見到陛下無動於衷的做派,王公公深惡痛絕,沒好氣的接著彙報:“這宮中的瑣事繁雜不堪,老奴就不一一說來了。但那天發生的事情卻叫老奴不吐不快,這件事情讓老奴想了這麼多年都還沒有理清頭緒。”
劉禪發覺到王公公語氣的變化,心中警覺,估計是剛才自己的神情觸動了這位的某個神經。說來也是,自己這麼沒心沒肺的跟聽書似的,讓這個在宮裏呆了幾十年的老人是不好接受。
急忙歉意十足的說道:“母後的養育之恩朕心難忘,常常深夜思憶母後,心下惶恐。當年也是朕過於年幼,對宮中之事懵懵懂懂,現在想來卻是讓母後擔心良多。”
王公公聽了這些說辭,心中怨氣漸漸消失,同時也暗暗的責怪自己。當年皇上幼小無知,不明世事也在情理之中,皇後去世的時候陛下才年僅四歲,這麼小的一個孩子能記得多少東西呢。現在陛下急切的想了解當年的情況,咱還是詳細的跟皇上嘮叨嘮叨。
王公公主意打定,便繪聲繪色的描述起當年發生的那件疑案,讓劉禪聽得卻是心驚肉跳疑竇重生。
那年,咱這條小命才剛誕生四個歲月,親爹劉備得知漢中張魯仗勢欺人欺負表哥劉璋,便帶著一眾小弟去給遠在四川的表哥劉璋助拳。
這期間,親媽昭烈皇後聽到了閻王爺的深情呼喚,於是便歡欣鼓舞的去轉世輪回的大軍中報到,一去不返。她的閨蜜糜夫人也因此而大病不起,從那個時候起咱就被安排給孫夫人領養,而王公公便被委以負責咱飲食起居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