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有點反差(1 / 2)

“朕準備建造一座高塔,名字就叫大漢英雄紀念塔。凡是為我蜀漢為國家做過貢獻的,上至帝王將相下到黎民百姓都能在塔牆上留下姓名,功勳卓著的還要刻碑紀念,以此來激勵後人,諸位大人以為如何。”劉禪靜靜的說道。

蔣琬等人腦子裏在急速的運作,大口大口的吞噬著劉禪的意思。建造紀念塔還好理解,畢竟忠誠如諸葛丞相這樣的還是值得紀念的,但那些黎民百姓也有資格進入,讓蔣琬等人一時間還沒法子接受。

費禕整理了一下思路,狐疑的說道:“陛下,是不是天下萬民都有資格銘刻到紀念塔呢?如果是這樣,臣有一個疑問。”

劉山沒想到這件事還能出現反差,悶悶的說道:“諸位愛卿,咱們君臣商討國事,不必過於拘於小節,大可暢所欲言。”

費禕頓了頓說道:“身份之說暫且不議,光是這名字就不好解決。想士大夫多有字號,而黎民百姓則很多沒有名字,即使有名字也多為貓狗之語。如果將士大夫與庶民同列,臣以為必會遭到士子的反對,陛下的這番美意恐怕會付諸東流。”

蔣琬等人同聲同氣的說道:“文偉所言極是。”

劉禪一看大家都反對,而且還很強烈,心中很是鬱悶。仔細想想覺得現階段蔣琬們有這種想法則是必然,社會各階層等級分明,這個界線還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別說這些士子不同意,估計就是那些黎民也會覺得別扭。

定定的看著一眾大臣,劉禪默然的笑道:“這個倒是朕少於計較了,文偉先生說的很對,朕不能把這件好事給做成壞事,那就不美了。”

董允想了好一陣子,突然發聲說道:“陛下,臣有個想法不知道該不該說。”

劉禪急忙說道:“卿可直言不諱。”

董允道:“陛下,至於紀念塔之事利國利民,本應極力促成。現在的難題就是士子和庶民間的身份區別,臣想著如果在紀念塔的設置上做些文章,則可避免這份尷尬。”

劉禪聞言大喜過望,這董允的思路確實開闊,屬於發散型思維的物種:“愛卿所說,朕如撥雲見日,思路豁然開朗。各位愛卿,朕認為這紀念塔的設置可以分級分層,對應各種身份和不同大小的功勳,至於如何分級,朕不需要各位立刻回答,回去後仔細的想想才好。”

眾臣允諾。

對於董允的表現,劉禪很是滿意,再看看一幹大臣信心十足的表情,便決定再把這些人拉攏的更近一些。

於是說道:“各位大臣,今日才知道什麼叫集思廣益,看來效果確實不錯。朕可以許給各位一個特權,自今日始,各位都有麵聖直諫的權利,朕相信諸位的拳拳愛國之心,還請諸位時常的為朕提提醒。”

眾人心潮澎湃,同時倍感振奮。聖上許下的權利體現出一種天大的信任,這份信任足可使他們肝腦塗地。

劉禪看到跪倒一地的大臣,急忙說道:“諸位愛卿快快請起,朕自知不是一位睿智之主,但聖賢的話卻不敢一日忘記。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朕想隻要做到這個則我蜀漢必定萬萬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