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副校長的人選(1 / 2)

蔣琬胸有成竹,急忙回稟道:“陛下,這件事已經有了細則,等到明春三月,春暖花開之際,全國各地的精英將彙聚國都,按照陛下的納才之法舉行大比。大比的內容簡單說來分成兩個大項,一是文類一是武類,明日臣將具體方法呈送陛下審閱。”

劉山大喜過望,興奮的說道:“哦!已經製定出來了,快,簡單的給咱們說說。”

蔣琬略微的想了一想,說道:“簡單的說來,就是按照六藝的分類,共分成八項,分別是詩書、策論、算學、禮儀、射術、騎術、鬥將、兵法,前四項為文,後四項為武。”

劉山追問道:“具體的步驟是怎麼製定的呢?”

蔣琬答道:“回稟陛下,具體的步驟是明年二月起,先是各縣開始縣選,推選出文武各三人,二月下旬各縣選送的人選參加各郡組織的郡選,也取文武各三人,三月中旬各郡選拔的人才彙聚成都參加國選,最後確定各項的前十名,共八十人,參加由陛下主持的皇選,由陛下最終確定每項的名次。”

劉山聽罷,心中是有喜有憂,喜的是這個步驟已經有了科舉的雛形,憂的是這份計劃存在著比較籠統的錯誤。

點了點頭,劉山說道:“這個大比方略,可以看出公琰先生還是煞費苦心的,朕心甚慰,不過朕有幾個要求,還需要加入到大比的方略之中。第一,各郡各縣依照前邊說的八項內容自行製定比試方案,但司法部門要全程監督方案的實施,杜絕營私舞弊的事情發生,要保證比試的公平與公正,各郡各縣的比試過程必須如實的上報朝廷,備查;

第二,郡縣開比的時間,要確定一個具體的日期,各縣的比試在二月初一開始,每日進行一項,民眾有自由的參觀權利,初九初十兩日彙總開榜,明文公示比試結果;

二月二十一為各郡比試的開始日期,二九、三十兩日彙總開榜,也要明文公示筆試結果;

考慮到各郡到成都的時間長短不一,國考的時間定為三月二十一,到二十九三十兩日也要開榜公示,隨後是清明節,朕決定先帶著這些精英到咱們大漢英雄紀念塔前宣誓,祭拜先帝和丞相後,再分八天的時間具體的來看看咱們大漢的精英都是個什麼水準。

第三,郡縣比試的題目,由開考前宣布,至於怎麼保密,由各郡縣自己想辦法,朝廷不給提供範本,不過整個過程司法部門也要全程參與,最後還要把整個過程上報朝廷備查;

第四,詔諭文偉、休昭和伯約,在除夕之前完成整個計劃回到成都,就說朕想在正月初一親自為他們接風洗塵。”

蔣琬急忙接口道:“陛下,明年清明恐怕紀念塔還不能完工,那個時候整個園區還是一片雜亂的場景,陛下帶著這些人去,是不是要好好的斟酌一下。”

劉山踱了兩步,定定的說道:“國事艱難,大漢能否從煩亂中奮強不息,倒也與那個場景相符,此事就這麼定了,朕要讓這些人才親眼見證我大漢是如何從弱小煩亂走向強大無比的。”

劉山這番話說得是擲地有聲,蔣琬等人則聽得目瞪口呆。短短的幾分鍾,陛下就整出了這麼詳細的計劃,不但確定了郡縣比試的具體時間和步驟,還把各郡縣的官員們全部調動,同時還安排司法的人員全程監控,保證了民眾參與的公正公平,尤其是最後這番感言,激勵的眾人心血沸騰。

蔣琬心情激動的說道:“陛下,等到明年三月,各地精英彙聚都城,咱們的大漢國立學院也就正式的開辦了,每每想到如此盛會,臣心中就是一番感慨。”

劉山嗬嗬笑道:“不錯,朕想到這件事也是欣喜若狂,這些人才可是未來咱們大漢的支柱,一定得好好的選拔。對了,學院的地址選在哪兒,這第一期就是八十個人,而且還有四十個人是軍事方麵的,況且以後每年還要招收新的學員,地方太小可有點施展不開啊。”

蔣琬施禮道:“按照陛下的安排,學院的地址就在皇城東側的別院內,這所別院占地不小,房舍眾多,容納千名學員沒有任何問題。最重要的是,這個地方有一個小型的廣場,正好適合軍士操練。”

劉山點頭肯定道:“這樣就好,朕第一次開辦學院,可不能虧待了朕的老師和學生,住宿飲食這些問題如何解決,還要好好的考慮一下,嗬嗬。”

眾人跟著劉山一起,欣慰的發笑出聲,紛紛暢想著未來學院中的各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