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寵驚喜道:“陛下但有所命,臣願效死命。”
劉山說道:“朕準備提前編練新軍,原來打算從民眾之中重新招取,現在看來時間上來不及了,等明日朕會與將軍製定新軍的編練之法,希望能夠早日成軍。”
向寵微微有些失望,看來這次上庸之戰自己是趕不上了,一支軍伍從成軍到訓練有素,少則半年多則幾年才收到成效,等到新軍訓練完成,估計武都和上庸的戰事已經結束了。
劉山看出來向寵的失望,但考慮到自己在軍伍訓練上的經驗一窮二白,這位向寵將軍的治軍能力連諸葛亮都推崇備至,因此他的那份失望劉山隻得故作沒有看見,拋下這個話題轉而討論起上庸之戰的策略。
蔣琬說道:“陛下,上庸也是兵家重鎮,曹魏分上庸一郡為魏興、上庸和新城三郡,每處駐紮精兵五千,另外還分別在宛城和襄陽駐紮精兵數萬,陛下如果要奪取上庸,即使司馬懿被拖在武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劉山說道:“伯約處有新軍一萬,朕再調撥成都兵馬兩萬與他,三萬精兵攻取上庸應該可以了吧。”
蔣琬想了一想道:“伯約深得諸葛丞相器重,領軍的才能毋庸置疑,其麾下新編的一萬將士自然是以一當十的虎狼之師,隻是陣中缺少大將輔佐,臣以為,可以由叔延安排三千禁軍接手冶煉廠的守備,換下馬岱及其麾下經過沙場磨練的三千虎狼調至伯約軍中。”
劉山暗自責怪了自己一番,馬岱這名大將怎麼就忘記了呢。看來自己在軍事上的短板一時半會兒還增強不了,幸虧蔣琬提醒,有了馬岱的協助,薑維攻取上庸的成功率又提高了不少。
眾人討論的熱情高漲,鄧艾站在一角冷眼旁觀。劉山看到鄧艾嘴角動了幾次,但一直沒有開口,不由的問了一句:“士載先生還有什麼建議,還請告知。”
鄧艾努了努嘴,抬眼看了看劉山,振聲說道:“陛下,此時大漢相比曹魏,誰強誰弱呢?”
房間裏立刻靜了下來,這個問題太過敏感,不好回答啊。
劉山則沒有考慮這麼多,現階段曹魏強蜀漢弱是不爭的事實,有什麼好掩飾的:“曹魏地廣民眾,又占據中原,其綜合實力高出我大漢不少,這個結論是顯而易見的,不知道愛卿為何要問這個問題。”
鄧艾一拱手道:“陛下,敢問如今哪位大人能夠比肩諸葛丞相?”
向寵立刻接口道:“放眼海內,諸葛丞相的大才無人能及,不知道士載為何又提出這個問題。”
劉山一擺手,止住了眾臣的激烈反應,衝著鄧艾發問道:“士載先生請明言。”
鄧艾看了看群臣,最後把眼神集中到劉山的身上,深吸了一口氣道:“陛下,如此安排,漢中危矣!國力不及顯而易見,至於謀略臣以為諸葛丞相之後,那司馬懿還是無人能敵的,現在再兩處用兵,正是犯了兵家之大忌,實在是取禍之道。陛下,請深思。”
這番明顯的反調,頓時在群臣之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動。牛二早些時候被那廖家的老二給刺激了一番,現在聽到鄧艾的言論立馬不願意了。
“哎,你說話怎麼這麼難聽,什麼叫取禍之道啊,你要是不給俺解釋清楚,俺可不願意。”
鄧艾斜斜的看了牛二一眼,緩緩的說道:“原來是牛大將軍,有句話叫忠言逆耳,不知道牛大將軍知道不?”
劉山再次製止了眾臣的惱怒,衝著鄧艾一禮道:“士載先生,朕被你說的有些糊塗,還請詳細的說說。”
鄧艾幾步來到地圖前麵,在眾人的怒目而視下,侃侃而談。
“陛下,武都雖小,但對於大漢和曹魏來說,都是不能放棄的。對大漢來說,符健的歸降有著重大的意義,如果這次救援不力,將會對很多心向大漢的人造成嚴重的打擊。反之,曹魏亦然,如果這次懲戒符健未果,將會對曹魏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這次武都的征伐已經不是一城一地之爭,而是大漢與曹魏顏麵之爭,對誰都是不能輕言放棄的。”
“而陛下與各位大人剛才議論的,此次征伐的重點卻是攻略上庸諸地,在臣看來實在是舍本求末之舉。陛下請看,武都和陰平兩郡是曹魏西陲的屏障,越過此處向西通往西域,向北則直取長安,絕對是漢魏雙方的軍事要衝,因此,臣以為我大漢應該在武都全力以赴,而不是對上庸誌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