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朝堂內外(1 / 2)

公元二三五年,除夕。

整個漢魏邊境呈現了兩極分化的態勢,其他的地方都平靜如水,隻有武都的大戰如火如荼。接連幾天曹軍的攻勢都非常的猛烈,陳泰這次是真的發怒了,自從軍以來,還從來沒有過如此大的屈辱,因此必須在這次攻城戰中找回顏麵。

隨著各種戰報的彙集,成都的氣氛也愈發的緊張。

現在的態勢是,上庸曹魏集中了大軍八萬虎視漢中,武都之兵三萬正在大舉攻擊,西羌的賊眾至少六萬正風塵仆仆的趕往遝中,根據最新的戰報,長安的大軍也有了舉動,一路向南奔赴斜穀關,前鋒主將是夏侯霸兄弟,兵力至少有四萬人。

讓眾人擔憂的是,在司馬懿還沒有露麵的情況下,曹魏就已經出動了大軍二十萬還掛零,可想而知,那司馬懿自己跟前怎麼也得有個十萬八萬的大軍,這樣的話,曹魏這次攻擊益州的總兵力就達到了嚇人的三十萬人。

朝堂之上,以譙周為代表的杞人派憂心忡忡,曹魏的大軍壓境使得這些從來沒有真正經曆過戰陣的益州土著莫名的哀愁。

蔣琬向寵等則是積極的主戰派,尤其是首相蔣琬屹立在朝堂之上,麵對著譙周等人的風言冷語一一予以駁斥,義正言辭的態度讓許多譙周的追隨者汗顏。

劉山始終是微笑著看戲,這樣的橋段後世隻能看看電視劇啥的,能夠看到現場版的實屬三生有幸。

譙周等人的言論在後世各個時期都很有市場,那啥“識時務為俊傑”啦,“退一步海闊天空”等等言論層出不窮。

蔣琬看到劉山坐在龍座上麵帶著微笑一言不發,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不禁想到了一件事情,頓時讓首相大人汗流浹背。

在蔣琬等人的眼中,最近幾個月皇上雖然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原來的那種慵懶形象太過不佳,還是不時地出現在眾人的腦海裏。

現在曹魏大軍壓境,總兵力更是遠遠的超過了大漢兵力的總和,咱們陛下不會是被這種態勢給嚇傻了吧。

劉山從內心裏看不起譙周之流,這種文人墨客的投降主義一直到後世都很有市場。這個譙周還算是好的,一直到蜀漢最後才勸說劉禪投降,後世的秦檜範文同之流比起譙周來,則更加的不堪入目。

看到草堂上的爭論也沒有什麼新意了,劉山站了起來,舉起雙臂製止了眾人的喧鬧,大聲說道:“各位愛卿,朕有幾個疑問請各位解惑。”

早已分化成兩大陣營的眾臣聽到陛下發問,頓時互相怒視了一番後,拱手而立靜待下文。

劉山緩緩地走下龍台,來到了眾臣之間問道:“朕在想,當年赤壁之時,先帝是如何應對的。朕還在想,我那表哥劉琮舉荊州全境投降了曹操,現在過得還好不。各位愛卿,誰來回答朕這兩個問題呢。”

蔣琬等人驚喜交加,譙周等人汗出如漿。

劉山問的是問題,表明的卻是自己的態度。劉琮一槍不發就投降了曹操,最後落得個死無葬身之地的結局,而先帝帶著關張趙雲外加幾千人馬,聯合東吳擊敗了曹操,最後才有了現在的三分天下。

劉山的語氣轉冷,字字誅心的說道:“朕自登大寶,自問俯仰無愧於天地,而先帝奔波了半生才有了如今的三分天下,創業之艱難可想而知,又怎麼可以在朕的手中拱手讓出,有些大臣的言論聽起來讓朕感到寒心了。”

譙周等人再也堅持不住,紛紛的跪倒在地叩頭請罪。

劉山冷冷的看著他們,繼續說道:“各位愛卿,漢魏不兩立這是原則,讓朕如江東孫權般北向稱臣絕無可能,這一點希望你們謹記。再說了,他曹魏三十萬大軍又如何?益州險峻,易守難攻,現在又是寒冬臘月,曹軍的補給則更加的艱難,而我大漢尚有精兵二十萬,戰將上千員,文偉、伯約和子遠等將軍更是久經戰陣,隻要大家齊心並力,擊破區區三十萬曹軍,雖不能說是易如反掌,但也不會是太困難,各位愛卿以為如何。”

蔣琬看向劉山的神色充滿了欣慰,急忙衝著劉山深施一禮,意氣風發的說道:“陛下,臣等一定竭盡全力,誓保我大漢高枕無憂。”

劉山點了點頭說道:“首相大人,安撫民眾之心也是當務之急的大事,愛卿可要多費些心血,朕可不想因為這件事影響了今夜明初與萬民共度佳節的美事。”

在群臣拱立之間,劉山宣布結束了早朝。這次朝會讓眾臣感受到劉山的冷峻,同時在眾人心底又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