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琬知道此時陛下心意已決,隻好痛哭出聲拜伏在地道:“陛下,臣今日鍤血立誓,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倘若陛下今日所言不幸成真,待來日皇子親政,臣自當追隨陛下與九泉之下,以報陛下聖恩。”
說罷,蔣琬狠狠的咬開中指,一滴滴的鮮血散落在大地。眾臣紛紛跪倒在地,舉起中指便動起了口舌。
劉山想的很明白,這次去跟司馬懿死掐勝負難料,畢竟這位的詭詐跟諸葛亮有一拚,作為自己這麼個長在紅旗下的幸福青年,在勾心鬥角的層麵還真不一定是對手。
因此,考慮後事的問題就擺在了眼前,眼下的蜀漢由蔣琬輔政是最好的人選,其一,作為諸葛亮指定的輔政人選在才能上必有其過人之處,其二,這一段時間自己在蜀漢實施的改革基本上都是透過他來實施的,而自己實施的這些改革對蜀漢來說隻有好處,因此蔣琬實在是輔政的最佳人選。
看到眾臣如此表現,劉山很是感動,此時此刻才確信三國時代的中國,在仁義禮智信熏陶下的士子們,忠貞於國的思想還是被一部分人所堅守的。
眼前的局麵雖然危急,但明白自己的劣勢,同時又很清楚自己的優勢的劉山,在心中有著一絲隱隱的意動。作為一枚曆史經驗豐富實戰經驗欠缺的新人,你司馬懿總不會想到朕的下一步要做什麼吧。
房外傳來一陣嘈雜聲,牛二的聲音響起:“小李子,快點通報,俺與諸位同學前來請戰。”
羅憲等人的附和聲中,劉山帶著眾臣走出了書房。
看到一群初生的牛犢,劉山信心倍增:“各位同學,當年你們的父輩追隨朕的父皇打下了大漢的這一片疆土,如今賊逆司馬懿前來竊取,咱們這些後輩自然不能拱手讓出,諸位的愛國之情朕已經看到了,好,朕答應你們跟朕一起,殺敵報國。叔延將軍士載先生,這些學子的安排就交給你們了。”
牛二等牛犢立刻跪倒於地,一個個義憤填膺的高聲吼叫,濃濃的戰意讓劉山振奮不已,大漢的民眾如果都如眼前的這些學子般,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太後的寢宮也有些紛亂,皇後淑妃以及一幹嬪妃紛紛來到,還沒有說上幾句,便哭成了一團。
皇後張茜杏眼圓睜嬌呼:“陛下親征為的是大漢和萬民,作為漢之天子保境安民是他的責任,你們在此大哭小叫的成何體統,驚擾了太後本宮決不輕饒。”
嬪妃們哭聲漸止,太後深沉的聲音震懾著眾人的耳膜:“當年先帝出征,哀家心情也是如此,不過男人就該有男人的做法,咱們隻能在他們出征的時候日夜為之祈福,保佑他們平安歸來。”
站起身來,太後冷靜的說道:“作為天子,陛下既然已經決定要禦駕親征自有他的道理,作為後宮之人理當盡力成全,切不可拖了後腿。皇後說得好,這一切是陛下的責任,你們各自回去為陛下祈福吧。”
眾人回去不久,劉山已經跪倒在太後的跟前,結結實實的磕了三個響頭。
太後急忙扶起劉山,愛憐的撩了撩他鬢角的亂發,溫馨的一笑道:“我的鬥兒長大了,知道為國為家做出自己的決定,母後也不強求,隻望陛下他日得勝,平安歸來。”
劉山非常的感動,一股濃厚的母愛侵染了全身,不禁忘乎所以的說道:“讓母後擔憂了,兒皇此去已經胸有成竹,他司馬懿鬥陣勝不了諸葛丞相,曹軍又非鐵板一塊同聲共氣,兒皇有薑維鄧艾等大才輔佐,此戰勝利可期,母後就不要擔心了。”
太後露出笑顏,輕輕地拍了拍劉山的肩膀說道:“皇後和嬪妃們還需要你去安撫,就不要再這兒多耽擱了,去與她們說說話,還有你的那兩個未出生的孩兒,也該取個名了吧。”
劉山沉浸在溫馨的家庭氛圍中,傻傻的一笑道:“母後說的是,那兩個孩子是該有個名了,嗬嗬,不打擾母後了,兒皇到皇後和淑妃那兒去看看。”
劉山前腳剛走出大門,太後的淚水已經奪眶而去,心中喃喃的密語道:“不管你是不是原來的鬥兒,希望你平安的回來。”
古時候起名和字可不能太隨意,出生取名成年取字是一個男人一生中,與結婚相等的大事。
鬼使神差的,劉山先來到了淑妃娘娘的寢宮,在小茹的驚喜之中,淑妃已經喜極而泣。
淑妃心中的那團陰影,在這一瞬間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濃濃的眷戀。
劉山依舊是那副隨心所欲的模樣,撫摸著淑芬渾圓的肚皮,嘿嘿的傻笑。
“陛下”淑妃嬌弱的說道:“再有四個多月,咱們的孩子就要出生了,想想都讓人高興。”
劉山嘿嘿一笑道:“那是,他要是敢賴在裏邊不出來,朕就把他變成小蝌蚪,回收了。”
淑妃想起來一些事情,不禁也羞紅了臉龐道:“沒正經的,當著孩子的麵淨說些混亂話,也不怕孩子出生後第一個找你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