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縣保衛戰中,林帆和旗下八百子弟以身殉國的消息傳到了成都。無數民眾自發的來到城外,有的放飛了寄托哀思的孔明燈,有的則在山前河畔點起拜祭的篝火。
劉禪也在這些人的行列,麵對著洶湧的江水思緒萬千。
記憶中泛起林帆這名將領的麵容,當年快馬傳遞諸葛亮病亡消息的情景曆曆在目。
現在卻為了大漢的榮光死而後已,這種陰陽兩隔的突兀,讓劉禪對自己的做法第一次產生了抵觸。
“公琰先生,貿然發動雍涼之戰,是不是朕錯了。”疑慮之下,劉禪全然沒有想到自己的口誤。
蔣琬急忙提醒道:“陛……老爺,此處人多眼雜,還是不要談論此事為好。”
劉禪一愣神,隨即又悄聲說道:“無數將士都是聽了朕的旨意,這才毅然走上了征途,如果沒有朕的所謂大計,林帆和所有人都不會戰死沙城,說不定現在還有兒女承歡膝下呢。”
蔣琬湊了過去說道:“畢姥爺,聖人有雲民意不可違,大漢為了國家大義而興兵討賊,是天意亦是民意。林帆在天有靈,絕不會後悔自己的決定,如果再有一次這樣的機會,他一定還會如此選擇。”
劉禪苦笑了一下:“天意民意如何,朕不清楚,但朕知道,這八百勇士的父母妻兒,現在一定是淚眼婆娑。”
看著陛下鑽進了牛角尖,蔣琬暗自心急。大戰剛剛展開,陛下卻出現了猶豫,這對大漢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可惜費禕和董允沒跟來,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蔣琬情急之下,一把扯住了劉禪的衣袖勸解道:“陛下,林帆是大漢龍驤的一員,為國殺敵是其宿命,以身殉國是他的榮耀。別說是他,就連諸葛丞相五伐中原,其根源也是如此,請陛下明察。”
劉禪轉過身去,眼神深邃的注視著奔騰的江水,一首祭奠的詩詞悄然而出。
誓掃殘魏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春閨夢裏人。
詩意意境深遠,蔣琬聽了也不禁一呆。拓跋威是個大老粗,不禁捅了一下身旁的羅憲問道:“哎,我說這詩說的啥意思。”
羅憲白了傻大憨粗一眼說道:“隻可意會不可言傳,聽不懂就算了。”
李靖伸長了脖子咽了一口唾沫,暗自埋怨了一番。Nnd,灑家也沒聽懂,這廝還不給解釋。
拓跋威的聲調有點高漲,怒氣哼哼的嘟囔道:“切,不說咱也知道,不就是那個叫林帆的死了,陛下紀念一下他麽。”
羅憲微微錯愕道:“嗯,小威現在進步多了,連畢姥爺的詩詞都能聽懂。”
看著陛下仍然靜立無聲,李靖不恥下問道:“這事有點奇怪,當年諸葛丞相病亡於五丈原,也沒見畢姥爺如此啊。”
羅憲一點頭說道:“嗯,其實我心裏還是很羨慕林帆的,要是有機會像他這樣壯烈,也不枉是龍驤的一員。”
拓跋威一凜身形附和道:“說的好,當兵打仗天經地義,就跟農人種田,先生教書是一個道理。”
劉禪突然轉身過來,盯著拓跋威說道:“不錯,都是天經地義的。嗬嗬,天色已晚,回去吧。”
眾人有點合不攏嘴,蔣琬更是如此。
自己苦口婆心的勸說了半天,還不如人家拓跋威的一句話管用,這叫我這個當朝首相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