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一章千裏之外(1 / 2)

大年初一。

劉禪在大公雞的歌聲中抬起了頭顱,頹然的向後靠了靠說道:“各位愛卿,看來隻有調動近衛軍參戰了。”

費禕動容說道:“陛下,成都的六萬兵馬決不能輕動,他們不僅僅是守衛國都,最重要的還在與震懾西部邊陲。”

蔣琬苦笑了一聲說道:“西南有句扶將軍還算是穩固,隱患主要來自於西北。伯約領兵北上,在遝中留守的僅有三萬兵馬,而此處的羌人並沒有完全的依附大漢,如此情勢之下無法保證其安穩。”

劉禪突然想起一個人,此人能夠在曆史中留下身影,最大的功勞就是幫助西蜀穩定了西羌的局勢。

“汶山太守王嗣熟知西羌情勢,朕以為撥其總督陰平汶山兩郡兵事,應該便可以解決這個難題了。”

蔣琬稍顯擔憂的說道:“陛下,王承宗為人高傲,讓他處置西羌之事隻怕難以服眾,請陛下明察。”

劉禪的嘴角一歪,nnd,朕明察個屁,曆史書上有明文記載“王嗣王承宗,綏集羌、胡,鹹悉歸服,諸種素桀惡者皆來首降,嗣待以恩信,時北境得以寧靜。”

咱古文學的雖然不怎麼精通,這一番評價還是能看懂的,最後一句話說的明明白白,所謂北境不就是跟陰平和汶山接壤的地方麼。

可惜這個評價不能廣而告之,要說服蔣琬等人還得另辟蹊徑:“上次漢魏之戰期間,朕與承宗有過詳談,其間說起過羌胡之事,朕覺得承宗示恩為主示力為輔的治羌方略很有建設性。羌胡之人亦是我大漢的子民,恩威並重平等待之,朕相信一定可以收複羌人之心。”

蔣琬提醒道:“陛下,自古以來,羌胡就是禍亂中原的罪魁禍首,我大漢也曾和親與他,最後依然無法遏製其進犯中原的野心。臣以為,羌胡反複之人也,加以再多的恩寵也是無益。”

董允拱手道:“陛下,公琰先生所言極是,上次羌人勾結曹魏進犯大漢猶在眼前,區區兩年的時間怎麼可能消弭羌人對漢人的仇視,從多年的經驗來看,對待羌人決不能手軟,否則必受其害。”

劉禪站起身來,稍稍的活動了下身體說道:“兩位先生說的很對,曆史上羌胡確實是這樣的。但朕有個想法要說與各位,就是羌胡為何要屢屢作亂中原。”

蔣琬等人的神態紛紛的不自然,看陛下的做派這是又要開課了,大家都是一夜沒睡,還有沒有精力承受陛下的開導是個未知數。

劉禪壓根兒沒有察覺出諸位重臣的萎靡,心中還在組織著語言準備說服他人。

書房外,李靖和羅憲等人也是一夜未眠,一個個在雪地裏來回的遊弋,根本沒有一點的困意。

李靖是心疼的睡不著,看著書房的燈光徹夜不息,這位公公差點把自己的老臉扇爛,同時把司馬懿整個家族的男女老幼,統統的扼殺了一遍,嗯,好幾遍。

羅憲和拓跋威是興奮的,冥冥之中仿佛看到了一絲希望。這次曹軍進犯漢中,導致漢中的局勢不怎麼好,最重要的是,咱們大漢能夠調動的兵馬也就隻有咱們近衛軍了,嘿嘿,看來這次上陣殺敵的夙願有望達成。

看著羅憲倆貨欣喜的神情,李靖的氣就不打一處來,這倆貨沒心沒肺的,比起牛哥和趙哥倆人差遠了。

拓跋威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李大公公惦記上,還不時的向書房裏張望一下,惹得羅憲沒好氣的說道:“唉,你能別看了不,好好的準備一下,說不定今天就要出征了。”

拓跋威有點不置可否,拉住羅憲的手臂說道:“將軍,陛下和幾位大人都商量一夜了,還沒有啥結果啊,要我說幹脆也別商量了,直接帶著大軍去漢中,跟那個老頭實打實的來一仗。”

羅憲點頭道:“要是這樣就好了……”

一陣劇痛從腦後傳來,羅憲大怒的轉過臉看去,立馬又換上春滿園式的笑容道:“公公,你這是為啥?”

李靖甩了甩手指,nnd,王公公的成名絕技腦瓜崩還沒練到家,剛剛這一下用力過猛,震得手指頭有點發麻。

“你們倆在那嘟囔什麼,還直接帶兵去漢中,我怎麼覺得你們對司馬攻擊漢中幸災樂禍呢?”

羅憲大驚,瓦擦的,李公公這會兒不知道吃了點啥,說起話來直接上綱上線:“李公公,話可不能亂說啊,咱們什麼時候幸災樂禍了。”

“還沒有,瞧瞧你們倆的樣子,一個個春光滿麵的是怎麼回事。”

“呃”羅憲覺得自己怎麼解釋都無法消除李公公的誤解了,隻好再次堆起笑容,準備來個死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