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瑋既然同意與朱鉉做個“文王之約”,當下朱鉉便請王元瑋出獄。那些獄卒本想阻攔,朱鉉又亮明身份,獄卒們都感念王縣令平日的恩情,齊聲歡呼著將他們送了出來。
門外百姓看到王元瑋出來,登時齊呼:“萬歲!”滿縣城內奔走相告,彈冠相慶好不熱鬧。朱鉉心下不禁感歎:“敬天順民,陳平所言不虛也!做官能得王元瑋如此,人複何求。”
當下,朱鉉很恭敬的請王元瑋走在前麵,自己隨在身後。那王元瑋不時與路旁的百姓打招呼,抱拳示意。到得縣衙門口,眾百姓早已散了去迎王元瑋出獄,文正和縣丞、縣尉等人俱都站在門口,心下卻很迷茫,不知到底怎麼回事?看到二人一起走來,縣丞和縣尉忙上前給王元瑋請安問好。文正也走過來與朱鉉見禮,朱鉉趁機將此事與文正說了,並言明此乃陳平之策。文正想想也別無他法,點點頭算是默認了朱鉉此舉。
待得王元瑋將縣內諸事都安排妥當,朱鉉、文正就起身告辭。王元瑋本想挽留,二人隻推說要回去複命,便匆匆帶著雷家兄弟出城來。
到了縣城外,遇到雷義、雷薄,遂命句張來的五百軍士留下一些馬匹後自行返回,眾人打馬向鄞縣奔去。方跑出去數十裏地,看到前方來了一支人馬,走在最前麵的正是鄞縣尉樊能。文正忙上前告知鄮縣之事已了,請其一同返回鄞縣。
誰知,那樊能聽聞王元瑋已被釋放,民眾也已經撤去,白眼一翻,叱喝文正:“如此,豈不是反了他們了。”
文正忙說:“將軍意欲何為,難不成要將鄮縣百姓全都抓走?”樊能也不理他,揮手命士兵跟進,拍馬就走。
朱鉉一看情形不對,也打馬上前攔住樊能:“樊將軍去不得,民意不可違,且我料王元瑋必來投案。”
樊能本就對朱鉉一肚子火,礙於小舅子的把柄抓在他手裏不敢發作,這次正是想借此事叫朱鉉難堪,遂話裏有話的說:“朱將軍行俠仗義,但用錯了地方,對真正的違法之徒如此輕縱,我豈能袖手旁觀。”
朱鉉心知乃是在鄞縣為流民打抱不平之事發作,卻也不想在此時與樊能挑明了。隻是這樊能一意孤行,定要自己難堪,卻不得不教訓他一下,便打起官腔:“楊大人命你來協助我等,這裏的事還是我和文正做主,現命你回去。”
“哈哈哈,你才做了幾日官,跟我打起官腔來了。想讓爺爺聽命於你這黃毛小兒,先練練再說。”樊能也是武夫出身,遂粗口不屑道。
朱鉉畢竟是個年輕人耐不住性子,樊能幾句話撩撥之下,早已大怒:“你這直娘賊,誰家爺爺。不服氣盡可放馬過來,有種的去下麵開闊處比試。”
樊能也早已不耐煩了:“小赤佬,爺爺一隻手就能捏死你,到時可別怨我。”
旁邊眾人一看兩人要動手,先是文正急忙上來解勸,兩人早已怒發衝冠,怎會理他。倒是樊能所帶來的兵士皆為粗魯之人,看兩個縣尉拉開架勢要打,競天價似的叫好助威,喧嘩中伴雜著尖利的口哨之聲,恨不得擂鼓助威。雷家兄弟深知朱鉉武藝精湛,樊能絕非敵手,自家也是習武之人,豈有不愛看比武的,均笑嗬嗬的在一旁觀戰,一臉輕鬆之色。朱鉉自糧倉中新收之人,本也是黃巾出身、上過戰場的,更想看看朱鉉到底本事如何。滿場之中,竟隻有文正急的不知所措,其他人卻都在心中暗自催促兩人快些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