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謀劃伏虎(1 / 2)

虞翻見在座之人皆有獨到見解,自家也來了精神,不想被人看輕了。

“山賊與水匪不同。水匪往往居無定所,行蹤飄忽不定,官軍連其巢穴都找不到。隻要將水匪困於一定區域之內,根本就不堪一擊。而山賊嘯聚山林,靠打家劫舍和攔路搶劫為主,潛藏、犯案地點往往固定,隻是山林中地勢險要,官軍不好進剿。”

“虞大人所言極是。”朱鉉深表讚同:“官府清剿山賊,常因不熟悉山中小路,賊匪依靠山險抗拒而無果。若想清除山賊,必須封鎖山林,使其得不到山外物資接應,時日一久,賊心必然離散,我等再派精幹的小隊軍士偷襲。”

“嗯。”王朗覺得兩人說的都很有道理,又看著陳平,想聽聽他的意見。

“嗬嗬,兩位所說原也不差,隻是還有不足之處,我來補充幾點可好?”陳平不急不慢的說。

眾人都想聽聽“小張良”有何妙策,便靜靜的聽他說。

“要消滅敵人,就應全盤了解對手,即所謂‘知彼’。”朱鉉忙用心聽著,心中暗自揣摩。

“山賊確是與水匪不同,水匪多為慣犯,人數不多但心狠手辣。至於山賊嘛,除極少數罪大惡極者,其餘都是山民。農忙之時,這些人便回家幫農,閑時便結伴搶劫。所以,要消除匪患,必須將山民遷出,於平原之地安置。”

王朗極力讚同:“好,隻要肯下山投降者,除首犯一律不追究。官府負責搭建房屋、發給農具、分配田畝。”

“這樣,山賊則不足為患了。”

文正卻覺不妥,問陳平:“如此這般,山中於越族人如何存活,我等控製鹽、布、鐵器等日常用品流入山內,於越族人生活必然窘迫,我怕會激起大亂。”

陳平早料到有此一問:“正要他們在山中住不下去,山賊隻是疥癬之疾,盤踞山中的數十萬於越族人才是心腹大患。”楊懿卻不以為然:“千百年來一直是如此。漢人住平原之地,於越族居於山中,互不相犯。”

“哼哼,”陳平冷笑一聲:“好個互不相犯。於越世居此地,對我漢族多敵視,不過希圖鹽、布、鐵器等日常用品。僅僅最近十年來,於越已經三次出山搶掠,所到之處六畜不留,顆粒無存。如此大患,必早除之而後快,決不能心慈手軟。”

王朗也知陳平說的有理,隻是此事太大,一時沒了主意。半晌方說:“依先生之言,若於越族真與我等反目,其善戰之士數萬,我們豈能奈何得了?”連朱鉉也覺得陳平此舉不可思議。

陳平卻胸有成竹:“大人不必害怕於越人數眾多。若說戰力,可能普通百姓多有不及,但訓練有素的軍隊卻不怕他。隻要在冬季,於越族最虛弱之時進軍,必可一舉擊潰他們。現在我郡大局平穩並無叛亂,百姓安居樂業,朱鉉又已選練精兵一年有餘,糧草充足。不在此時解決於越族,恐怕以後很難再有這麼好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