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謀奪天下(1 / 2)

陳平看穿了朱鉉的心思,安撫他道:“成大事必先精心謀劃,而後耐心實施,心浮氣躁者一事無成,切記!”朱鉉紅了臉,暗生慚愧:“自己讀書有日,這浮躁之氣雖然日輕,卻難象陳平那樣,永遠是一副瀟灑從容的樣子。”

“我仍然想知道,你有何謀劃?”陳平顯然並不急於說出自己的主見。

朱鉉略微沉思了一會,試探著問道:“先生,我等若先據有會稽,然後吞並整個揚州,再像劉焉那樣坐等天下大亂,如何?”

陳平點點頭,似是認可朱鉉之言,又問:“揚州之地,土地肥沃民眾富有,確是我等爭雄天下的根本。然後呢?”

朱鉉想不出來,隻得虛心請教:“願聞先生謀劃。”陳平知朱鉉曆練才智時日尚短,也不好再為難他,便開始解說自己的計劃:“要奪取天下,必要順勢而為,再輔以謀略。”

“天下未亂而想乾坤顛覆,就是妄為。此等上逆天時下違民意,事必不能成。”

“孟子雲:‘民為大,君為輕。’民意即是天意,民意若變則天時必變,若想成大事必然要順民意,此即人和。”

朱鉉很是讚同:“百姓若能安居樂業,雖有狼子野心也必不能得逞。敬天順民,先生已經教過我多次了。”

“現在民意已變,隻待天時。這天時便是靈帝駕崩,天下大亂。”陳平接著說:“那時群雄並起,我等何以為策?”

顯然陳平是要自問自答:“以會稽郡為根本,奪取揚州諸郡,而後攻下交州為後援。”

“交州地廣人稀,奪取此處徒勞無益。”朱鉉不明白陳平為何不西取荊州或向北進攻豫州、向東占有徐州,攻下一個蠻荒之地的交州又有何用?

“我知你必有此問。”朱鉉的疑問顯然在陳平的預料之中:“你的這種見識與常人無異,荊、徐、豫三州,人口眾多地處平原,若論安居樂業,確是比交州強百倍不止。世人都似你這般想,人人皆欲奪之,則三州必成百戰之地,到那時,還是樂土嗎?怎比交州偏處一隅,遠離中原戰亂,隻要我等施政得當,與當地部族和平共處,再加大人口流入,交州便是強大可靠的後援保障。”

“真讓人不可思議,先生你是怎麼想到的?”朱鉉感歎陳平每每奇思妙想,總能出人意料,細思之下卻合乎時局。

“所謂奇謀,隻是事先能審時度勢,依據實情找出對策而已。還記得我跟你說過:‘時事不同則法不同’否?同為一事,今時與往日不同,解決之道又豈會相同,形而上學、紙上談兵便由此來。”陳平很耐心的教導朱鉉。

朱鉉聽後大有心得:“秦於關中崛起,高祖自巴蜀出而最後能平定天下,皆因偏處一隅不受中原互攻之害,積蓄實力待天下紛爭、實力損耗過甚,便可逐個擊破,社稷一統。”

“正是如此!”陳平見朱鉉一點即透,甚是欣慰:“所以天下紛爭要旨不在爭,而在治。群雄並起之後必會生靈塗炭,若能給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地方,何愁民心不歸。劉邦約法三章,廣收三秦民心,雖身在蜀中,一旦得出就傳檄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