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鉉奔襲宜陽之時,洛陽的胡軫和呂布率領一萬軍出宜陽,向廣成方向而去。
胡軫當然不知道朱鉉前來偷襲宜陽,他是去迎戰戰孫堅的。
孫堅退回陽城後,就與袁術聯絡,要一起從宜陽進攻洛陽。
這後將軍袁術,跟他的哥哥渤海太守袁紹是一樣的心思,不願意讓曹操獨自搶占了功勞,當即讚同在孫堅後麵支援他,其實就是負責調撥糧草,必要的時候派出援軍。
孫堅見袁術不願一起出兵,隻得自己領了一萬軍進到陽人。為什麼隻領一萬人呢?一則孫堅的部隊多為新招募,戰力不強,與其帶著烏合之眾出擊,還不如選些精銳。這樣行軍速度大大增加,而且還可以迷惑董卓。二則董卓的主力部隊都在東邊的虎牢關,洛陽隻有胡軫和呂布的部隊,人數並不多。
可是孫堅到了陽人,左等右等就是不見袁術的糧草解來。
袁術這個時候正忙活著對付荊州刺史劉表和廬江太守陸康,隻能讓孫堅稍微等等了。
這一等,洛陽方麵就發現了孫堅部隊有異動,迅即向董卓報告。
董卓聽聞孫堅打算在西邊進攻洛陽,就執意要回師迎戰。
李儒死死勸住董卓,“孫堅不過一個莽將,袁術更是沒有遠見。現在他們在陽人的駐軍並不多,隻需派胡軫和呂布迎敵即可。虎牢關前曹操十萬大軍才是心腹大患,他們雖然占了敖倉,但曹操軍隊人數太多,加之關東地區連年天災戰亂,能運到敖倉的糧食並不多。時日一久,曹操大軍必然缺糧,那時便可擊潰他了。曹操既敗,孫堅定然望風而逃。若我們去迎戰孫堅,即使打敗了他,曹操也不會退軍,反而可能借機攻下虎牢關。那時,袁紹必然來與曹操會師,不但洛陽,就是長安恐怕都不保!”
董卓雖然暴虐,但絕非無能之輩,聽得李儒一番分析,馬上決定不走了,但仍然派華雄率領五千西涼鐵騎,與胡軫、呂布一起迎戰孫堅。
華雄回到洛陽,便宣達了董卓的命令,胡軫為督軍大將,呂布、華雄為騎兵佐將,率領騎步兵一萬進駐廣成,準備迎擊陽人的孫堅軍。
董卓手下的兵驕縱慣了,在路上一路槍殺,胡軫管束不住,便怒責呂布、華雄等人,“現今各路諸侯進逼洛陽,我等顧此失彼正該收買人心,你等為將之人卻不能管好自己的部下,甚至帶頭搶掠。我要整肅軍紀,早晚殺幾個部將給你們看看。”
華雄一直是胡軫的部下,沒有說什麼。呂布卻仗著董卓很賞識自己,根本就不把胡軫放在眼裏,今日見胡軫如此說,心下便存了怨恨。
回到自己營中後,呂布便讓麾下部將胡軫在軍中廣為散布。西涼兵尤其是將校們果然都大罵胡軫無情無義,不願意為其真心效力。
按照董卓的計劃,胡軫等人行軍至廣成後,應當在廣成駐守,休整後再向廣成之南數十裏處的陽人進軍。
部隊行到廣城,天已經很晚了,士馬勞累,但諸將都嫉恨胡軫想壞他的事。呂布等人將虛假的情況告訴胡軫:“陽人城中敵兵已經逃跑,應該趕緊追趕,尋求戰機,否則就沒有機會了。”
胡軫聽聞,又犯了性急的老毛病,不顧華雄的勸阻,率軍連夜進發。
到陽人城下,才發現城中守備十分嚴密,偷襲自然未能成功。
這時,胡軫軍饑渴困頓,士氣低落。哪裏還有精力修寨紮營,連塹壕等防禦工事都沒有布置,全軍將士們就地解甲休息了,很快都進入了夢鄉。
孫堅在陽人城中,得報胡軫率軍連夜而來,因不知虛實,天又黑也不敢貿然出城。
朱鉉的鯤鵬騎卻在此時從胡軫軍後麵殺來。朱鉉如何會在此時出現呢?
原來,朱鉉剛到伊闕關前稍作休整,打算探明情況後就襲取宜陽城。探馬來報,董卓的一支部隊約有萬餘人而且以騎兵為主,正向這邊開來。
朱鉉、劉曄大驚,一路上行軍隱秘,怎會走漏了風聲?即便如此,董卓軍也不可能這麼快從虎牢趕來,這支部隊隻能是從洛陽方向來的,附近各關隘也不會有如此多的騎兵。
朱鉉忙率領鯤鵬騎隱蔽起來,並派人繼續打探消息。正好趕上胡軫軍四處搶掠,探馬營抓了一名軍侯和數名軍士回來,一審問才知道是胡軫、呂布引軍去陽人迎戰孫堅。
朱鉉暗怪孫堅,陽人離宜陽才兩百餘裏,怎麼會讓胡軫、呂布都率軍到了這裏自己卻還呆在陽人,暴漏了意圖。他又怎麼會知道,孫堅乃是被袁術遲遲不提供糧草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