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冀州之變二(1 / 2)

袁紹自此隻信賴郭圖,逐漸疏遠田豐、沮授等人。

沮授不知進退,還像以往那般動輒指斥袁紹的不當之處,田豐卻甚是乖滑,看清了袁紹的為人,盡量保持緘默,沒有大事從不向袁紹進言。

袁紹自是越來越厭惡沮授,對田豐倒依舊敬重,怎奈田豐隻知韜光養晦,心中已存了要離開袁紹之意。

郭圖見自己目的得逞,心內得意不已卻也不無擔憂,這心病便是公孫範。世人皆知公孫範久居渤海異日必反,怎麼也要想個好說辭搪塞袁紹,否則公孫範一反,袁紹定然不會放過自己。所以郭圖派了不少人潛伏在渤海,偵查動靜,一旦事態有變,好趕緊得知消息預謀對策。

果然數月之後,公孫瓚剿滅了青州黃巾,便密令公孫範準備糧草兵馬,不日間就要兵犯冀州。

郭圖派出的暗探立刻將消息送回了鄴城,郭圖此時早已想好了應付之法,徑直去找袁紹。

“主公,渤海公孫範圖謀不軌,幸虧我的手下及時發現,請主公早作謀劃!”

袁紹聽了郭圖此言,嚇得身形一閃,繼而怒問:“你不是說隻要將渤海割讓出去,公孫瓚就不會來犯嗎?怎麼這麼快就出事了。”

郭圖畢竟心虛,腦門掌心都滲出細微的汗珠來,略沉了口氣才小心翼翼的誆騙袁紹道:“照理說是不該如此,可我聽聞沮授派人暗中聯絡渤海郡的舊屬官吏,要他們從中設法除去公孫範,這才引起公孫範和公孫瓚的震怒。幸虧原渤海郡的功曹呂曠和治軍司馬呂翔逃回鄴城向我報信。他們也為沮授唆使,打算趁公孫範不備殺之,重新為主公奪取渤海。”

其實公孫範到渤海後,早已將呂曠、呂翔兄弟就地免職,他二人遂逃離渤海,投奔到郭圖門下。

郭圖便指使呂曠、呂翔誣告沮授,並允諾事成之後向袁紹保舉他二人。

袁紹生性多謀沒有主見,聽了郭圖的話,不由得遷怒沮授,“簡直多此一舉,這沮授到底想幹什麼?處處擅自做主壞我的大事!”

“主公明鑒,沮授乃是要建立個人功業,使冀州名士皆拜服於他,削弱主公的威望。這不明擺著呢嗎,讓出渤海乃是主公要暫時穩住公孫瓚的權宜之計,是為今後收複幽州長遠謀劃。沮授卻隻知與主公爭功,而舍棄大局不顧。”話講到這裏,郭圖知袁紹已被撩撥得滿腹怨憤,再說下去反為不美,就此打住盯著袁紹看。

袁紹被郭圖揣摩的一絲不差,此時他胸內滿腔怒火,真想立即去找沮授算賬,又想起日前沮授無禮之事,更加認準了沮授處處與自己爭鋒,早晚必成心腹大患,遂生了要除去沮授之心。

第二日,袁紹將一幹軍政重臣皆都找來,先將公孫範舉兵渤海之事說了,又瞄著沮授問道:“你可是指使渤海官吏懷我大計?”

沮授沒料到袁紹會突兀問出這麼一句,駭然無措之間竟不知如何作答,更坐實了郭圖之言。

袁紹向來示人以寬容,現下也不拿沮授發作,隻教訓手下眾人,“我與公孫瓚虛與委蛇,乃是要鞏固冀州而後趁其不備奪取幽州。現今爾等擅做主張壞我大事,都說說該怎麼辦?”

沮授雖然不善於察言觀色,但袁紹旁敲側擊地嗔怪自己,哪會聽不出來?從愣怔中方回過神來,正要上前解釋,一旁的郭圖早覷得明白,怎肯給他機會,先上前一步說道:“現今之計隻有速速發兵攻打公孫範,而後與公孫瓚對峙於渤海,伺機消滅公孫瓚奪取幽州。”

沮授詫異的看著郭圖,這郭圖平日裏並不善於謀劃大計,遇有危急之事向來躲在人後藏拙訥言,今日怎麼先站出來獻策?

郭圖卻得意地看著田豐、審配等人,暗想:“以前都看不起我,個個自以為孫武轉世、韓信再生,豈不知做這謀臣最是簡單不過,隻要明白了主公的思謀,順著他說必為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