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招指揮各路騎兵截擊紀靈和梅成、陳蘭部隊,將其分割包圍在樹林草叢之中。
麵對突然出現的鯤鵬騎和驃騎營,引領前哨人馬的紀靈驚恐失措,手下兵將亂作一團,扔下旗幟和武器四散奔逃。
梅成、陳蘭率領的左右兩軍也奔亂了陣型,向後逃去。
眼見著漫山遍野都是朱鉉騎兵殺出,己方部隊潰散敗逃,守在中軍大營的袁術氣急敗壞,將樂就喚來。
樂就匆匆趕來,口中不停的喊著:“主公,紀靈他們這麼潰逃,會讓朱鉉騎兵乘機殲滅的。快傳令,讓他歸攏眾軍原地待命。”
袁術正心煩呢,聽樂就如此說,遂解下腰間佩劍丟給他,厲聲命道:“你去,接替紀靈指揮,務必擋住鯤鵬騎,決不能讓他們靠近我中軍大營。”
樂就慌忙領命,提著袁術佩劍匆匆而去。
“陳紀……陳紀……死哪兒去了?”袁術氣急敗壞的連聲咆哮著,“一到關鍵時刻,個個都這副熊樣,快給我滾過來!”
陳紀在帳外聽見,趕忙進賬聽命。見袁術神色極差,心內便“咚咚”敲鼓,上前小心翼翼問道:“主公呼喚末將,不知有何吩咐?”
“還吩咐個鳥,這都什麼時候了,不快去安排人守好營寨,莫讓朱鉉的騎兵衝進來。”
陳紀聽聞乃是此事,不禁舒了口氣,討好似的對袁術言道:“主公勿憂!我已派人加強戒備,弓弩手早已伏於營門之前,箭塔上也安排了人,朱鉉的騎兵絕對攻不進來的。”
聽陳紀如此說,袁術稍稍放心了一點,又問道:“絆馬索布置了嗎?中軍行轅周圍安排了多少人?”
陳紀見袁術如此怕死,心下不禁暗笑,不敢讓袁術看出來,隻神情嚴肅的稟道:“早已命人布下上百道絆馬索,營內還挖了幾十個陷坑,鯤鵬騎若敢衝進來,保管叫他有來無回。”
“哦,嚇死我了!”袁術總算是略覺安心,一腚跌坐在舒適柔軟的胡床上,手掌拍撫著胸口,臉上卻還有一絲紅潮。
又琢磨了一下,為保萬全,對陳紀令道:“中軍大帳周圍再安排兩千軍卒,你親率五百刀斧手在帳前護衛。還有……把我的坐騎牽來,萬不得已也好保我衝出去。”
“這……至於嗎?整得風聲鶴唳,滿目皆兵。”陳紀心下搖頭不已,麵上怎敢說出來,無奈之下略一抱拳,疾步出帳前去傳令。
過了須臾,一陣咵咵咵的腳步聲亂紛紛而來,袁術中軍大帳周圍布滿了手持刀槍盾戟的士兵。最可笑的是,袁術軍中盾牌上均塗有白虎軍徽,現在竟如病貓一般趴在牌麵上,這哪還是威猛無比的百獸之王?
袁術在軍營內忙活著保命,姑且不去說他。
樂就領了袁術軍命後,帶領部下五百力士出營,站於敗兵回營的必經之處,喝止潰逃的士卒止步。多有不聽命者,樂就毫不留情的殺了數十人,這才堪堪收攏住敗兵。
正在此時,紀靈滿臉灰土,氣喘籲籲的跑了過來。
樂就看見,催馬上前攔住紀靈,將手中的袁術佩劍高高舉起,麵無表情的喝道:“主公金劍在此,紀靈上前聽命!”
紀靈看著樂就手中寶劍,識得劍鞘上麵的飛龍紋路,正是袁術隨身佩戴的赤霄寶劍。
相傳這赤霄劍乃漢高祖劉邦斬蛇所用之劍。有書記載,高祖於南山得一鐵劍,長三尺,大篆書銘曰‘赤霄’。又曰:“漢高帝斬蛇劍,劍上有七采珠、九華玉以為飾,刃上常若霜雪,光采射人。”
雖在太陽光芒的籠罩下,赤霄寶劍依舊透出陰森冰冷的寒光,殺氣繚繞驚得人不敢直視。
“哐當”一聲,紀靈幾乎是跌落在馬下,翻滾起來俯身上前請罪。
“末將無能,請主公治罪!”
紀靈太清楚了,這淩霄劍在袁術軍中可是最高令箭,不到重大危機時刻,袁術從不肯輕易出示,更何況還交給了樂就。
這說明樂就已操生殺大權,包括他紀靈這樣的大將在內,那都是說殺就殺。
偏偏這樂就,平日裏我就與他不和,這次若是趁機殺了我,真是叫天天不應,求地地不靈了。
看著紀靈一臉的誠惶誠恐,伏在地上瑟瑟發抖,樂就心下不禁得意,暗忖:“想不到你紀靈也有今日。若不是為了主公大業,真想借淩霄劍取你項上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