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風輕草飛揚,漸漸枯黃的樹葉在日出照拂下,更顯耀眼金黃,鳥兒在大戰後享受著靜謐,清脆的叫個不停。故安城內,朱鉉正與全軍歡慶,攻取故安,生擒田豫,公孫瓚覆滅之日為期不遠。如同這金華秋實的大地,朱鉉為自己的豐功偉績又添了輝煌一筆。
數日後,朱鉉率軍奔赴易京,等在那裏的還有劉和、閻柔十萬大軍。十數日後,逢紀也引軍趕到,十多萬軍隊如鐵桶般包圍了易京城裏的公孫瓚。
公孫瓚在易京築起數百座望樓,外圍挖了溝塹有十多層,公孫瓚自己住在最高的一座望樓中,柱高十丈上築瞭望樓台。另外,公孫瓚囤積了三百萬斛的米穀糧食,又派自己的兒子公孫續向黑山軍首領張燕求援。
朱鉉見公孫瓚的防禦工事非常堅固,易京城內又不缺糧,倒是自己這邊十多萬人,每日消耗軍糧甚巨,便主張暫時停止攻城。
逢紀、劉和各人有各人的心思,都不肯退兵。
逢紀是要搶功,若捉住公孫瓚,在袁紹麵前那可是立下了奇功,因此他絕不會退兵。
劉和的心思,就是要殺了公孫瓚替父報仇。
當年,公孫瓚不但親手殺了劉虞,還將劉虞的首級割了下來,送往長安請功。劉和隻能對著無首的屍身祭拜,而劉虞屍骨不全便不能入土為安,此仇此恨怎能釋懷?
現今劉和就是要取公孫瓚的首級以慰劉虞亡靈。因此所有人都走了,劉和也不走,更何況閻柔、鮮於輔、烏峭王等人也對公孫瓚恨之入骨,更不可能鼓動劉和退兵了。
糧食的事倒是好辦。易京周圍早已實行屯田,又是金秋十月,成熟的麥田中處處穀穗飄香,糧食有的是。
逢紀、劉和派人四處搶收田地裏的糧食,隻是苦了辛勤勞作一年的百姓,朱鉉見了不禁蹙眉。
一日,正與劉曄等人謀劃是否就此拜別,返回會稽。
帳外護軍來報,有二人指名道姓要找朱鉉,乃是因為一件機密大事。
朱鉉與劉曄忙接見來人,一看,原來是臧洪,另一人卻不認識。二人俱都是風塵仆仆的模樣,想來是晝夜兼程,顧不得歇息。
朱鉉笑道:“臧洪大哥別來無恙!你不好好地在袁公處做主簿,跑來幽州這鬼地方作甚?這裏的天真是忒冷,一路上可還好?”
臧洪與朱鉉在洛陽就已經認識,第一次見麵二人還險些爭執起來,幸虧朱雋發威才算平息。
後來,朱鉉、曹操一起進攻洛陽,臧洪也向袁紹請命前去相助,二人之間的那點糾葛早就化解了,還成了摯友。朱鉉已知臧洪是個重情義、識大體的血性漢子,而且其人在處理民政方麵頗有一些善措,甚為敬佩他。臧洪也同樣很敬重朱鉉,不但戰場之上勇猛無畏,私下裏待人真摯坦誠,更有一顆懷柔天下的仁心,若不是一直很得袁紹器重,待自己有如兄弟般,真想隨朱鉉去成就一番事業。
臧洪此時好像真有天大的急事要說,不理朱鉉這邊噓寒問暖的客套,直接說道:“朱老弟,此次前來,乃是要勸你快些離開這裏,遲則生變!”
朱鉉、劉曄被臧洪給說懵了,見臧洪一臉的急相,情知發生了變故,忙問道:“臧洪兄,可否把話說的明白些?”臧洪緩了緩,才稍微平和下來,又向二人說道:“袁公聽了小人的讒言,要不利於你們。趁現在快走,還來得及!”
這一下,朱鉉和劉燁都吃驚不小,朱鉉急問:“袁公聽了誰的讒言?又要如何對我等不利?”
劉曄卻問道:“可是郭圖在袁紹麵前說了什麼?此人勢力小人,想必隻有他才能出此奸計!”
臧洪一時也說不清楚,遂看看了跟來的那人,指著他說:“此人乃袁公外甥高幹的堂弟,高柔。還是讓他來告訴你們!”
朱鉉、劉曄忙與高柔見禮,客套話是來不及不多說了,隻見那高柔上前略一抱拳,緩緩說道:“我日前聽聞,隻要攻破易京殺了公孫瓚,便要將劉和、閻柔、鮮於輔與將軍等人一起殺害。到時,逢紀會叫你等前去慶功,於酒宴上命刀斧手上前斬殺諸位!聽說,此計乃是沮授所獻,為的是斬草除根,防止諸位與袁公爭奪天下!”
朱鉉聽聞驚愕不已,愣在當地甚是傷心沮喪,繼而不由得大怒雷霆。臧洪絕對不會騙自己,這高柔看來也是個義士,不想袁紹、沮授如此狠毒,竟然想學劉邦“飛鳥盡,良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