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陳登之謀(1 / 3)

曹操、朱鉉會師彭城,人馬十萬有餘,漫山遍野都是營寨,旌旗招展鑼鼓喧天,人吼叫馬嘶鳴,令彭城內百姓驚恐不已,下邳的陶謙更是急得團團轉,不知如何退敵?

曹豹丟了小沛,單身匹馬逃回下邳,見到陶謙後連聲請罪。陶謙為人甚是寬厚,並不責怪曹豹,隻是仔細詢問了丟失小沛的情況。曹豹心內本是打著鼓,就怕陶謙勃然大怒之下斬了自己,見陶謙並未怪罪,才踏實下來,一五一十將小沛的情況說了,更是誇張描述自己如何立功心切,如何舍命殺出重圍,如何丟了部隊隻身逃回下邳。

陶謙是越聽越驚,到最後,幹脆不耐煩的擺擺手阻止曹豹再說下去,自己悶聲坐著,心內憂懼之情更甚。

“唉,”陶謙先蹙眉低首歎口氣,才對曹豹說道:“這也怪不得你,朱鉉手下多精兵猛將,我早有耳聞,現今可見傳聞不虛!一個曹操已難對付了,還有朱鉉相助,這可如何是好?”

投降?肯定不行。曹操口口聲聲“報仇雪恨”,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就連多說了幾句譏諷之語的邊讓都被曹操“哢嚓”一下殺了,就莫說“罪魁禍首”陶謙了。向袁紹或者袁術求救?現今看來也隻有這二人能對付得了曹操和朱鉉。

陶謙舒口氣,似是決定了什麼,又猶豫一下,有些拿不定主意。

“快快傳喚陳登、糜竺來見!”

門口的侍者聽聞,馬上一溜煙的去傳喚陳登、糜竺。不消半刻,陳登與糜竺連訣而來,原來二人正在一起商議退敵之計,傳命的人便將他們一起招來了。

先躬身給陶謙行了禮,又與曹豹打了個招呼。曹豹與陳登、糜竺都不對付,隻是互相點點而已。

陶謙先清了清嗓子,邁著老態龍鍾的步伐,憔悴無力的說道:“諸公,我自署理徐州以來,自認尚算兢兢業業,不想年老將至,竟使徐州父老陷入浩劫。我思之良久,不得不痛下決心……”說到這裏,陶謙抬起滿是褶皺的眼皮,臉帶愧疚的看了看陳登,才歎道:“曹操、朱鉉來勢洶洶,為使百姓免遭塗炭,為還徐州太平,我要將徐州讓給袁紹或者袁術。請你們來,就是要大家計議一下,到底是他二人的哪一位做徐州牧?”

陶謙此言一出滿座皆驚,連一向詼諧自如從不著慌著忙的糜竺都坐不住了,竟然第一個跳起身來,激動地言道:“主公何出此言?徐州甲兵十數萬,糧草豐足百姓同心,自西向東沃野千裏,抵擋個一年數載不成問題,萬不可讓出徐州。”

糜竺的一番話,竟把陶謙說得老淚縱橫,聲音梗咽道:“數載?隻怕半年之間徐州便成了血流成河之地,百姓還會與我等同心同德嗎?你等怎麼如此糊塗,我今年已六十有餘,辭去這徐州刺史的官職是眼前之事,讓與袁紹、袁術,退了曹操、朱鉉之兵,我也可以安心歸隱,終老林泉之間,百姓也能安生,一舉多得,有何不妥?”

曹豹是員莽將,講不出什麼道理來,隻是聽聞了陶謙要將徐州讓出去,自己接掌徐州的心願豈不是化為烏有?情急之下也上前勸說陶謙,要再請數萬兵馬去彭城拒敵。

陶謙毫不留情麵的駁了曹豹,曹豹羞愧之下不敢再言,滿座之中,唯有陳登還未發表意見,大家便都看著他。

“主公,袁紹、袁術如狼似虎,這等人怎能入主徐州?”陳登果然不鳴則已,語出便是驚人。

“主公,袁術為奪荊州,指使孫堅殺害荊州刺史及南陽太守,可謂心狠手辣。袁紹表麵寬容忠厚,實則包藏禍心,韓馥主動讓出冀州,又遠避陳留張邈處,袁紹可曾放過韓馥?”

陶謙大概是老糊塗了,竟然忘記了袁紹、袁術之事,陳登幾句話便提醒了他,不要以為袁術、袁紹是良善之輩,二人行徑比之曹操、朱鉉可陰毒得多。

聽到這裏,不但是陶謙,就連糜竺、曹豹等人都是後背冷汗直流,幸賴陳登及時出言點破,否則自身真要死無葬身之地。陶謙驚懼在情理之中,曹豹、糜竺害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