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何等精明,此事久拖不得,一拖準壞事。
“主公!您將麵對的最大敵人,是誰?”
這個還用問嗎?當然是袁紹。
袁術,已經是天下共討之,敗亡不久。
劉表、劉焉本有雄主之心,無奈垂垂老矣,坐擁一州之地自滿,希冀成一方諸侯傳於後人,不足懼。
韓遂,最多雄霸隴西之地,無進取之心。鍾繇坐鎮關中,將其盯得死死的。
張繡、張魯之流,在曹操眼中隻是跳梁小醜。
呂布,在徐州棲身而已。徐州,早晚是曹操的。
還有那位劉備,倒是有雄心壯誌,無奈時運不濟。忙碌半生,好不容易擁有了徐州,輕易就丟了。現今,更要依靠曹操。
倒是那位孫策,頗有其父孫堅的雄才大略,在江南攻城略地,今後要多加留意。
想到此,曹操不禁笑道:“唯一擔憂者,在北麵。”
“主公明智!但以主公雄才大略,北方不足懼!今後能阻撓主公者,卻來自南邊。”
眾人都不解,荀彧此語何意?
“袁紹勢大,必然狂妄南下,進犯兗州。主公隻需借助地勢之利,在對峙之中,尋找機會,攻其致命,大敗北方之軍。”
以前雖然都知早晚有一戰,但從未公開討論。
今日荀彧主動挑明,眾人便都緘默不語,隻聽荀彧分析,將自家往日所想,與之驗證。
“主公與北軍決戰,憂患卻不在北軍,而在南方。”荀彧徐徐言道:“若袁紹勾連袁術、劉表甚或孫策,實施夾擊,該如何?”
曹操略加思索,言道:“那就先滅南方之敵。”
荀彧微笑,道:“袁紹豈會坐視?若主公擊南方,北軍可能趁機南下。即使主公有意攻滅南方,但孫策在長江以南,有鴻溝天塹,豈是那麼容易攻破的?”
曹操心內一緊,暗責思慮不周。
荀彧繼續分析道:“即使主公能敗中原諸侯,但長江以南,已為孫氏所有。主公部下,多為北方軍士,不習水戰,結果必然與孫氏劃江而治,平分天下。異日,孫氏再下交州,而後沿江逆流而上,征服益州,則天下三分之二為其所有。這樣,即可南出荊州,東望徐州,西方則自漢中窺探三輔、關中。那時,主公所居中原之地,處處被動,四方被圍,完全處於敗勢。”
聽著荀彧娓娓道來,莫說是曹操了,便是郭嘉、程昱等諸人,也是個個膽寒,人人自危。
“禍患不在北方,而在江南。一條滔滔大江,有如真龍在野,要載著孫氏成就大業!”曹操看似自言自語,但聲調卻甚高,滿堂都聽得清楚。
郭嘉暗暗思忖,相較荀彧的眼光,自己眼眶太低,看得太窄。今後,還是做軍前謀士,於天下大勢需多向荀彧學習。
程昱再不服,也不能不暗歎荀彧的分析,條理清晰,絲絲入扣,辯無可辯。
“如何解?你說得在理,但該如何解之?”曹操急問道。以他了解,荀彧既然能看透,必然便有應對之法。否則,荀彧輕易不會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