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啊”了一聲。
他想起來了。
這位顧秀才是個有名的人物,至少在武林中應當還算是個有名的人物。
此人一介書生,卻醉心於武林典故,四處收羅打聽,最後做了一個武林英雄榜。隻是這英雄榜錯漏百出,一經傳出就為廣大武林人士所恥笑,成了一個笑柄。這事情不但在武林中廣為流傳,而且在讀書人中也多有傳播,有一些先生在教訓弟子時就以此為例:“再不認真讀書,就會象顧秀才一樣,丟人都丟到武林中了!”
看起來,花木蘭也是知道這個典故的,不但知道,而且還知道這位大名鼎鼎的顧秀才就住在榆中縣。
衛青的好奇心也被勾起來了。他也想去看看,這位顧秀才是一個什麼人物。
花木蘭的眼睛看著衛青,微微一笑:“衛將軍想不想同去?”
衛青一點頭:“求之不得。”
花木蘭的臉上突然飛起一片紅暈:“為什麼是‘求之不得’”?
衛青一呆。他不過是順口客氣一下,卻沒想到讓花木蘭有所誤解,隻是,真的是花木蘭的誤解嗎?如果他真的隻是想客氣一下,為什麼會用“求之不得”的說法?
花木蘭見衛青發呆,輕嗔道:“還不快走,大軍休息夠了就得起程,總不能為了我們去見顧秀才而原地等待吧?”
衛青一笑,輕輕一拍馬脖子,與花木蘭並馬而行。
蹄聲得得,兩個人都沉默不語。走了一段路,兩人來到縣城,見這小縣實在太小,隻有一條還算象模象樣的街道,隻是街道實在不寬,容不得馬行,兩人幹脆將馬就係在一邊。反正這裏是漢軍的天下,不怕有人偷馬。
係罷了馬,兩人並肩前行,突然間,兩人都是一震。
不知何時,兩人的手居然牽在了一起。
是衛青主動牽的花木蘭?亦或是花木蘭主動牽的衛青?這事兒永遠是個謎。反正是不知不覺間,兩人的手就牽在一起了。
花木蘭的臉上又現出紅暈,她急忙鬆開衛青的手,向前一指:“就那麼一條街道,相信找顧秀才應當很容易。”
找顧秀才真的很容易。因為顧秀才現在正在一個很有趣的地方。
顧秀才在哪裏?
他在河裏。
顧秀才一絲不掛的坐在河裏,手裏捧著一本大大的紙,正在十分認真的讀著。雖然天氣不算冷,但河水還是很涼,至少不適合以這樣的方式讀書。但顧秀才讀的全神貫注,好象連冷都感覺不到了。
他讀了很久,終於抬起頭,向坐在岸邊的一個人說道:“很抱歉,還是不行。”
那個人一下跳起來,他身高近一丈,又黑又胖,手裏拿著一根镔鐵棍。他用力一頓镔鐵棍,鐵棍把岸邊的石板都砸裂了:“我吳大海這樣的武功還不可以進英雄榜?你的英雄榜是怎麼定的?”
“我的英雄榜隻列到第一百位。您的武功至少要在五百位以外,甚至更遠,這我已經告訴過您了。”顧秀才回答。
吳大海大怒,他一把抓起顧秀才的衣服:“那你就在水裏給我凍著吧!”
顧秀才擦了擦鼻涕,腦袋一晃:“凍著就凍著,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我顧秀才頭可斷,鼻涕可流,這英雄榜可不能亂改。”
吳大海嘿了一聲,一時拿這個顧秀才沒什麼辦法。
一邊上的一個老婆婆已經看了很久,實在看不過眼了,她向吳大海說道:“這位壯士,人家定的榜,人家不想改,與你何幹?你快把衣服還給他,光天化日,讓一個斯文人如此赤身露體,實在太不雅了。”
吳大海正在火頭上,一時不計後果,伸手一推那老婆婆:“滾一邊兒去!”
隻聽一聲大叫,一個人重重摔倒在地上。
老婆婆搖搖頭,歎道:“你也真敢推,差點把我推到棺材裏去。”
吳大海跌的暈頭漲腦。他弄不懂,自己一推這個行將就木的老婆婆,為什麼老婆婆沒飛起來,他倒飛起來了?
老婆婆顫微微的拾起衣服扔給顧秀才:“穿上吧,當心著涼。”
吳大海一躍而起,這一回他決定用他的大鐵棍來招呼這個老不死的。
但他沒有發現,他的身後走來一個孩子,十三四歲年紀,快快樂樂的在走。孩子走的好好的,突然被吳大海擋住了道路,十分不高興,伸手在吳大海腿上一推。
吳大海又一次重重摔在地上,這一回是向前摔倒。
吳大海怒極,他的鼻子都被撞破了,他爬起來捏著拳頭正要給這小鬼頭一下,一個賣菜的小販又迎麵撞上他。他直飛起來,飛出丈許,重重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