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裴寂方恍然大悟,明白了李淵的一片苦心。他清楚李淵一直以仁義名揚四方,俘獲人心,自當不願背負欺君奪位之惡名,以失人心。假如隋恭帝能自願禪位於唐王,那天下人就不能指責他什麼了。這的確是高明之舉,裴寂打心裏就佩服李淵的心機與智謀。默然片刻,裴寂便鄭重地回答李淵道:
“請唐王放心,裴寂定當助唐王一臂之力,到時讓皇上仿效堯、禹之舉,禮讓天下於唐王。”
李淵滿意地點點頭,端起鑲金一杯,緩緩地啜飲起芬芳四溢的佳茗。過了會兒,他神色凝重地說句:
“本王原以為李密殺掉翟讓會讓瓦崗賊軍元氣大傷,現今看來,本王的判斷有誤了。如今瓦崗賊軍非但沒有分崩離析,反倒是更加齊心協力,接連打了幾個大勝仗,奪得東都周邊的郡縣,使洛陽陷入層層包圍之中,形勢相當嚴峻哪。如若李密奪取洛陽,勢必稱帝,進而威脅長安。本王為此常寢食難安哪!”
“唐王無須多慮!”裴寂很樂觀地分析道,“以裴寂看,李密無法占有東都。瓦崗賊軍雖節節勝利,包圍了洛陽城,然則損兵折將,實力被大大消弱,處境開始呈現頹勢。而王世充雖打了幾個敗仗,然軍力並沒有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仍然能與李密相抗衡。東都乃緊要之地,李密一心想得到,自然會竭力攻取,而王世充是太上皇最寵幸的大將,必定會為之全力守城。如此一來,李密奪不走洛陽,且元氣大傷。王世充到時雖能守住城池,然實力必大損。此乃兩虎相爭,各自損傷,這不正是唐王樂於見到的?”
“裴監所見確有道理。”李淵不由點頭稱是,“為今之計,你我隻須飲茶閑談,以坐山觀虎鬥,哈哈!”
說罷,李淵按捺不住心頭的快意,竟對著裴寂哈哈笑出聲來。裴寂也跟著快活地笑了兩三聲。想了想,他又向李淵進言道:
“唐王,裴寂以為您不應該守株待兔,而是得趁機采取行動。”
“何出此言?”李淵兩眼盯著裴寂,惑然問道,“裴監,你似乎又有什麼好主意,不妨說出來聽聽吧!”
“是,唐王!”裴寂揖禮答道,“唐王身為朝中重臣,位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當為朝廷分憂。今東都為李密所困,唐王何不遣兵救之?”
“裴監所言甚是。”沉默了會兒,李淵應答道,“本王早有此打算,隻是怕你反對,故而遲遲沒說出來。”
“唐王,這出兵東都實為一舉兩得之事,裴寂怎敢反對呢?”裴寂說道,“唐王若遣軍救東都,既可安撫皇上與朝中眾臣,以俘人心,又可乘機占據以東諸郡縣,擴充實力及影響。如此好事,唐王您還猶豫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