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李元吉行動倒是迅速,趕在劉武周之前到達榆次,與守將楊師道兵合一處。
約莫一個時辰後,劉武周也率領大軍來到了榆次城外。他看見了城頭上高高飄揚著李元吉的旗號,不由一怔。說實話,他壓根兒就沒想到李元吉這家夥行動如此之快,竟趕在自己的前頭進城了。他清楚榆次城池堅固,且糧草充足,若李元吉采取堅守不戰的策略,到時自己會因缺糧少草而不得不撤軍。倘若榆次不能盡快拿下,那並州就妄想得到。如此,他此番南下就將無功而返了。
想到這兒,劉武周忍不住雙眉緊鎖,輕輕歎息了聲。一旁的降將張達聞聲側過頭,看見劉武周愁容滿麵地對著城牆上人頭攢動的守軍歎氣,就明白他是為哪般了。於是,他麵帶笑容地問道:
“皇上,您為何事而煩惱呀?”
“朕真沒想到李元吉會冒險抄小路快速行軍,趕在我軍到達之前入城。”劉武周答非所問道,“榆次地勢險要,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啊!”
“皇上所言極是,這榆次是進入並州的關口,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自然是銅牆鐵壁,固若金湯了。”張達正色道。
“你說的對,這也正是朕所憂慮之處呀!”劉武周憂心忡忡地說道。
“城需堅固,然皇上不必憂慮!”說著,張達瞟了眼籠罩在沉沉暮色之中的榆次城,目光中流露出不屑一顧的神情。
“噢,這麼說,愛卿已有破敵妙計嘍!”劉武周聽張達這麼一說,轉憂為喜道。
“是,皇上!”張達很自信地答道,“榆次雖地勢險要,城池堅固,然李元吉不會利用這一切。他一定會親自率軍出城,與我軍交戰。”
“你怎麼就知道李元吉一定會率軍出城呢?”劉武周若有所思地說,“李元吉雖年輕,卻也有勇有謀,他怎麼可能會不懂閉門堅守之道呢?”
“李元吉雖頗知兵法,然遠不及其兄李世民。”張達嘴角邊浮出絲冷笑,提高聲音說,“更可笑的是,此人相當狂傲自負,固執己見,聽不進他人的諫言。還有一點就是心浮氣躁,別人一激將,他就沉不住氣,從而做出錯誤的決策。李元吉有這麼多與生俱來的弱點,皇上您何不加以利用呢?”
“張愛卿,您的意思是,朕可用激將法將李元吉引出城外,對吧?”劉武周猜出了張達的意思,兩眼含笑地望著問道。
“回稟皇上,臣正是此意,不知皇上以為如何?”張達拱手揖禮奏道。
“此計甚妙,隻是不知用什麼法子能惹怒李元吉,令他引軍出城哪!”劉武周微微點頭道,“愛卿,你可否替朕出謀劃策呀?”
“啟稟皇上,臣已尋得一計,可激李元吉出城來戰。”張達答道。
“噢,那太好了,愛卿請快說來聽聽!”劉武周欣喜地笑道。
“此計不需驚擾皇上,隻須臣親率自己部下前往城門之下就行了。”張達信心十足地說道,“臣歸順皇上,李元吉一定對臣恨之入骨。今看見臣親來挑戰,他必大怒。如若臣趁機再狠狠辱罵他一番,以李元吉的脾氣,他一定會暴跳如雷,率軍出城與臣交戰。到時,皇上便可伺機擊潰唐軍。”
“好,這確實是招妙計!”劉武周肯定道,“愛卿引兵前往城下叫陣,朕與黃子英將軍分別埋伏在城門兩側,隻等李元吉一出,我軍出其不意地從兩翼夾擊,占據城門,截斷唐軍的後路,那必能大敗李元吉。如此,榆次可破矣!”言罷,他又得意地哈哈大笑起來。
“皇上聖明!”張達又一拱手揖禮道,“明早臣引兵前往城下叫陣,必令李元吉率軍出城,以報答皇上對臣的厚愛!”
“好,那就有勞愛卿了!”劉武周對張達客氣了句,接著又厲聲下令道,“全體將士聽令,立馬起鍋造飯,三更集合,聽朕調遣!”
眾將士遵命,紛紛下馬,就地支起鍋灶,生火做飯。吃過晚餐後,他們就一個個手握兵器,和甲而睡。
此時,夜空中布滿了陰雲,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天地間一片漆黑。隻有城牆上的數十座燈塔發出一縷縷昏黃的光芒,把寂靜的黑夜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