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敗走澮州【一】(2 / 2)

“於將軍過獎了,哈哈!”裴寂歡快地笑了下,隨即又將眼睛轉向竇瓊,頗為自得地問句,“竇將軍,你以為裴某此計如何?”

“裴大人的計策確實很好,在下以為切實可行。”竇瓊思忖了好一會兒後,才點頭讚同道,“隻是事不宜遲,請裴大人早作安排!”

“說的是!”裴寂高興地說了句,然後又指著麵前兩位文質彬彬的刺史吩咐道,“馬大人,周大人,你倆分別前往虞州和泰州兩地勸說百姓遷入澮州城中。請務必二日之內完成任務,否則嚴懲不貸!”

“是,裴大人!”兩位肥頭胖耳的中年男人異口同聲地揖禮答道。緊跟著,他們一轉身,一高一矮地步出了營帳。

當日,馬、周二位州官就跨上駿馬朝自己所管轄的地盤飛奔而去。不到兩個時辰,他倆就先後抵達了虞州和泰州。一下馬,他們就顧不上途中勞頓,立即召集大小官員在衙署內召開緊急會議,指派他們下到各縣督促縣令們盡快將城內百姓趕往澮州,並燒掉糧草等物質。對此決議,官員中大多數人都感到吃驚和不解,他們認為這會嚴重地騷擾百姓的正常生活,搞得不好會引起動亂。可是他們知道刺史大人的命令必須無條件地服從,所以盡管他們有顧慮,但還是決定奉命行事。會議一結束,他們就分頭行動,快馬加鞭地奔赴各自所分派的縣城。

縣令們一聽說要把自己的百姓統統遷移到澮州城,兩道眉毛就都擰到一塊去了。更令他們頭痛的是,遷移還不算,還得把所有糧草燒毀。這……這怎麼使得?那些糧食可是老百姓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是他們的命根子,他們怎麼舍得讓一把燒掉?雖說州官大人說了,朝中大臣裴寂答應到時向皇上要糧分給百姓,保證不會餓死他們。可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誰會信這些呢?他們隻會相信眼前所擁有的一切,隻會死死守住自家的命根子。因此,要說服老百姓自己燒自己的糧食,那真的比登天還難哪!沒準,到時還得會引起騷亂,這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說實話,縣官們是一百個不樂意這樣做,然上邊的命令他們也不敢違背。刺史大人已經傳令了,誰不配合上麵的工作,不僅得就地摘了烏紗帽,還得打進大牢,甚至砍頭問罪。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盡管事情非常棘手,但是他們還不得不遵命照辦。

於是,縣令們一個個知難而上,親自帶領一班衙役挨家挨戶地做工作,催促他們馬上打好包袱離家上澮州躲避定楊賊寇。老百姓聽說賊軍很快就要來了,自是慌恐萬狀,一個個手忙腳亂地做著逃難的準備。可是當他們得知父母官要燒掉自家糧食,就又一個個呼天搶地,死活不肯燒自己的命根子。縣官先是耐心細致地做思想工作,盡力說服百姓服從命令,可後來發現這招效果不怎麼樣,就開始來硬的了。縣令一聲下,衙役們就揮舞著手中的棍棒,驅趕老百姓出城,同時強行入戶把他們家中的存糧搶出來,再堆積在場地上放火就燒。

很快,一股股濃煙直往上翻滾,隨風飄蕩在城上空。老百姓眼看著自己辛辛苦苦積攢的糧食被化成了煙化成了灰,禁不住哭天喊地,悲痛欲絕。隨後,他們當中的年輕人化悲憤為力量,一個個揭竿而起,把矛頭指向官署,指向大唐。一時間,虞、泰二州就民情沸騰,大有舉事造反之勢。

其中,夏縣的形勢尤為嚴重,那兒的百姓對官府燒糧逼遷的反抗激烈到令人難以想像的程度。他們一個個拿起鋤頭、鐵叉、大刀、斧頭衝向縣衙,一窩蜂地圍攻官員,呈現出劫官造反的態勢。這種可怕的情形也令縣官們惶恐萬狀,他們不敢出麵調解,生怕慘遭暴民屠戮,隻好躲著不出來。

這時,一個身材魁梧、滿臉絡腮胡的中年男子突然從人群中跳了出來,充當起造反群眾的頭頭。此人正是當地赫赫有名的土霸王呂崇茂,他不僅有一身武藝,為人還十分仗義,極有江湖氣息,因而深得眾人的信任和擁戴。現在大家見呂崇茂肯帶領他們阻止官府逼遷燒糧,就不約而同地擁護他當頭領。呂崇茂雖隻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然後他跟一般的農民迥然不同,因為他一顆勃勃野心,也想學陳勝、吳廣封王稱帝,做一回亂世英豪。現今虞、泰二州百姓騷亂,而劉武周的大軍又將壓境,唐兵處境相當不妙。這讓他看到了自己的機會,因此他心頭一動,就產生了反唐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