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陪在他身旁的內史侍郎唐儉感覺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勁。於筠他們打敗了尉遲敬德,這怎麼可能,莫非其中有詐?他一激靈,慌忙勸阻李孝基暫緩開門,等仔細詢問一番後再作決定。然李孝基對自己的判斷過於自信,哪會聽唐儉的勸諫。他生氣地對唐儉瞪了眼,接著扭頭走下城樓。
隻聽吱地一聲,城門打開了。尋相喜出望外,他朝自己的部下大喝一聲進城,就縱馬揮鞭衝了進出。守門士卒還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就一個個慘死在賊軍的刀槍之下,不明不白地做了冤魂。等唐兵借著火把看清楚了進來的不是自己的人而尋相、呂崇茂等賊寇時,一切已經來不及了。賊軍像潮水一樣從城門口湧了進來,一個個殺氣騰騰地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向唐兵亂砍亂殺。
李孝基見自己中了賊軍的詐騙之計,惱羞成怒,大聲喝令部下抵敵。接著,他自己也翻身上馬,揮動長矛與敵人大戰起來。唐兵雖勇,然人數太少,無法抵擋住敵軍淩利的攻勢。沒過多久,他們就因寡不敵眾而敗下陣來,城中到處是唐兵的屍體和鮮血。李孝基看見自己的部下死的死傷的傷降的降,心內不禁湧起一陣悲痛與無奈,還有說不出的悔恨。此刻,他深深後悔自己沒有聽唐儉的勸言,一意孤行,才造成了眼前慘不忍睹的敗局。
然而,後悔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它改變不了眼前的一切。李孝基深知這一點,因此他很快就從悔恨的歎息中走了出來,重新振作精神,策馬舞矛往城門方向衝殺過去。他想殺開條血路,逃出城外,然後回長安向皇兄負荊請罪。可惜的是,他還沒衝出幾步,就被趕來的尋相截住了去路。
須臾,李孝基就被尋相和他的部下團團圍在垓心廝殺。盡管永安王驍勇善戰,能以一當十,但也難以從層層疊疊的賊軍中脫身。大戰了一陣,他終因敵不過眾敵的圍攻而敗下陣來。他想拔劍自刎,以不辱皇室成員的尊嚴。不幸的是,他這個絕望的心願也未能實現。就在他準備從腰間抽出那把佩劍時,尋相猛地一鞭直打過去,將他擊落在地上。很快,李孝基就做了賊軍的俘虜。城內還在抵敵的三百餘唐兵見永安王被擒,一下子就失去了鬥誌,紛紛向尋相求降。於是,尋相輕輕鬆鬆地占據了城池。同時被俘的,還有唐儉,他是因受傷而做了賊寇的俘虜。
城陷之時,獨孤懷恩依舊在城外拚命地突圍。由於賊軍不斷地向城門方向轉移,這使得圍攻獨孤懷恩的兵馬逐漸減少。獨孤懷恩見此情形,大喜,那把馬槊就使得更順溜更有力了。殺過一陣,他便突破了敵軍的包圍圈。眼看著自己馬上就可能逃脫敵人的包圍,獨孤懷恩興奮不已。他使勁一抽馬背,想一口氣把追兵徹徹底底地甩掉。可就在這當兒,一員大將從右側直奔了過來,大喊一聲往哪裏逃,那把長槊直往獨孤懷恩的胸膛刺過來。獨孤懷恩見是赫赫有名的定楊大將尉遲敬德,不由驚得麵如土色,慌忙舉槊迎敵。
兩馬相交,大戰起來。但見兩把長槊在空中亂轉,生出呼呼風聲。論武藝,獨孤懷恩不及尉遲敬德,然逃生的強烈欲念,平添了他幾分勇氣與力量。戰過百餘回合,兩人也難分高下。尉遲敬德不想與對手繼續纏鬥,他虛晃一槊,身子往左一歪,裝作搖搖欲墜的樣子,以誘敵靠近自己。獨孤懷恩殺敵心切,頭腦一熱就縱馬撲上前去。就在他的槊刺向對手的那一瞬間,尉遲敬德猛地挺直腰身,猿臂一舒把獨孤懷恩扯下了馬。
隻聽轟地一聲,兩個身強力壯的漢子同時倒在了地上。緊跟著,兩人就你扯我的胳膊我摟你的脖頸扭打在一塊。他們赤手空拳地扭打了好一陣子,末了還是尉遲敬德稍遜一籌,一個鯉魚打滾,將獨孤懷恩死死地按在了冷冰的地麵上。獨孤懷恩齧牙咧嘴地掙紮了一番,直至全身的力氣都用光了,他才喘著粗氣仰躺在地上任由對手捆綁自己。不一會兒,尉遲敬德將綁成粽子的俘虜擱在馬背上,然後策馬朝城門飛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