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將軍,秦王之計甚妙,你為何要執迷不悟呢?”杜如晦有些不滿地反問翟長孫,接著又把目光移向秦武通。
“克明,翟、秦二位將軍急於出兵,也是出自一片為國效力的好心,自當嘉獎!”還沒等翟長孫回答,李世民就打了個圓場,“隻是二位將軍對本王之計認識不夠深刻呀,以至於產生這種貿然進兵的衝動。”頓了一頓,接著又說道,“現今宋金剛孤軍深入柏壁,其手下精兵猛將數萬,兵力不遜於我軍。今若出兵跟他們交戰,勝負難料。到時即便我軍能戰勝他們,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兵力,這對我軍繼續北上掃蕩劉武周極為不利。而打宋金剛隻是我們的關鍵一戰,平定劉武周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故而,我們得在擊敗宋金剛的同時,盡量保存自己的實力。”
“秦王所言極是!”屈突通點頭讚同道,“我軍兵力有限,切不可隨意損兵折將。正如秦王所說,保存實力是作戰的首選。”
“這在下也明白!”秦武通著急地說道,“可我軍不出兵,宋金剛也不會撤走。那這種對峙的局麵就得長時間的存在,這,這怎麼辦呢?”
“秦將軍,你不用著急。依本王看,這種相持的時間不會太長,頂多也就三四個月。”李世民很有信心地答道,“宋金剛率軍從鄯陽一路攻入柏壁,曆時半載有餘,其軍中糧草所剩無幾,前番遣苑君愷、趙元通前往平遙取糧,便能充分說明這一點。今劉弘基、丘行恭兩位將軍領兵鎮守浩州關要,宋金剛絕無可能北上平遙運輸糧草以補給軍中所需。如此,宋金剛隻能靠四處掠奪糧草來補充軍需。然隨著美良川、安邑、虞州、絳州等地為我軍占據,宋金剛能掠奪到的物資越來越少,補給也就越來越不足了。本王料定宋金剛最多隻能再堅持四個月,到時軍中人無一粒麥粟,馬無半根草料,他不走也得走。等宋金剛撤軍之時,我軍便可乘機出兵追擊。以精神飽滿之精銳擊饑餓萎靡之師,豈有不勝之理?”
“秦王分析得十分精辟透徹,而結果定會如秦王所料。故而,秦將軍大可不必多慮了!”屈突通對著秦武通笑嗬嗬地說了句,隨即又轉向翟長孫,高聲問道,“翟將軍,你以為秦王所言如何?”
“秦王所論十分精深,令在下茅塞頓開呀!”翟長孫感歎句,接著又向李世民拱手道,“在下愚鈍,向前多有冒犯,懇請秦王恕罪!”
“在下知錯,請秦王治罪!”緊接著,秦武通也向李世民請罪。
李世民見二位將軍明白了自己的用意,且心悅誠服地府認錯,心裏相當滿意和高興。他望了望秦武通,又瞧了瞧翟長孫,哈哈一笑道:
“二位將軍能體會本王之用心,本王相當滿意,也非常高興!至於認罪之事就大可不必了,你倆回去後好好勸說自己部下將士就可以了!”
“謝秦王不罪之恩!”翟長孫、秦武通滿心歡喜地高聲應答,“在下回去後,定將說服士卒打消出戰之念想,安心為秦王堅守營寨。請秦王放心!”
“好,有勞二位將軍了!”李世民客氣了句,接著又環顧了一圈在座諸將,表情嚴肅地叮囑道,“依本王看,不僅秦、翟二位將軍應該盡力說服部下安心守營,你等回去後也得做好這項工作,爭取盡快讓全體將士冷靜下來,端正態度替本王守好營寨。好,本王不再多說了,請諸位將軍照辦!”
“是,秦王!”眾將齊聲回答道,聲音洪亮而堅定。
帳內突然陷入到一陣靜寂之中。過了會兒,杜如晦忽然若有所思地對李世民說句:
“秦王,今柏壁東南之地已為我軍所有,然蒲阪依然為王行本所占據。倘若在我軍進攻宋金剛之前,不能攻取蒲阪,到時恐有腹背受敵之虞呀!”
“克明所慮不無道理!”沉思片刻,李世民頷首道,“今王行本占據蒲阪,與劉武周遙相呼應。如若此時不能平定蒲阪,王行本必定會趁我軍全力追襲宋金剛之際,率軍從背後攻打我軍。而宋金剛見有援軍支持,必定會回兵擊我軍。如此,那我軍就真會陷入到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