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唐軍營帳前,荀達又十分謹慎地貓著腰繞過去。即將穿過唐營時,夜空中突然傳來一陣咳嗽聲。他不禁一怔,心髒撲通撲通地直亂跳,都快蹦到嗓子眼上來了。他以為自己被人發現,嚇得麵無人色,兩條腿直打哆嗦。他惶恐不安地打量了周遭一眼,沒瞧見有人朝自己跑過來。一陣虛驚過後,又是一番狂喜,他撒腿就往黑暗無邊的前方飛也似的跑過去。沒過多久,他找到了一匹馬,騎著它抄小路向柏壁狂奔而去。
夜幕降臨的時候,荀達走進了宋金剛的營帳。這會子,宋金剛正在跟楊伏念、尉遲敬德、尋相等將佐商談軍務。他抬眼瞧見荀達,臉色往下一沉,顯露出一副不樂意見到他的樣子。荀達知道宋金剛還在為龐元信的事生氣,心裏突然產生一陣不祥的預感,為自己此行蒙上了一層陰影。盡管如此,他還是撲通一聲跪拜在宋王的腳下,懇求他出兵增援蒲阪。
宋金剛聽說王行本要向自己借兵,先是重重地冷哼了聲,緊接著又大罵了一番王行本這個有眼無珠的狗東西。這一通好罵非但沒有將他胸中的怨氣排泄出去,反倒陡增了他對王行本的不滿與憎恨。此刻,他真想一刀劈掉王行本,好替龐元信報仇。正因如此,宋金剛豈肯出手相救?他還沒等荀達把話說完,就怒氣衝衝地一口拒絕了他的請求。
荀達見宋金剛不肯出兵馳援蒲阪,非常失望和難過。他了解宋金剛的為人,知道他素來一言九鼎,說出的話是不會輕易改變的。可是為了蒲阪城,哪怕隻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他也不會放棄。因此,他仍舊跪在宋王的跟前,苦苦地懇求他立即發兵蒲阪。聽著聽著,宋金剛就不耐煩了,他狠狠瞪了荀達一眼,緊接著又一腳踢過去,直把他踹倒在地。荀達捂著陣陣作痛的胸口,仍然不屈不撓地乞求宋金剛。
這時,一旁的尉遲敬德被荀達的言語打動了,忍不住站出來替他說話。尉遲敬德從大局出發,認為宋金剛當援救蒲阪,以牽製李世民。若失蒲阪,對定楊軍擊敗唐軍非常不利。說實話,這個道理宋金剛也明白。可惜的是,此時此刻他的理智完全被感情所左右,被心中的仇恨所吞噬。人一旦失去了應有的理智,就必然會做出錯誤的決定。宋金剛正是這樣,他壓根兒聽不尉遲敬德的勸諫,隻一味地拒絕荀達的合理請求。
荀達明白,不論自己怎麼哀求宋金剛,他也不會向蒲阪發一兵一卒。於是,他深深地陷入到絕望與悲憤之中。沉默良久,他終於按捺不住內心的憤慨,公然指責起宋王的不是。宋金剛聽罷,勃然大怒。默然片刻,他突然對身邊的侍衛一揮手,厲聲命令他們將荀達拖出去斬掉。
荀達聞言,先是一陣驚慌,很快又鎮定下來。他清楚自己難逃一死,反倒不畏懼死神的到來。當侍衛奉命上前捉拿他時,他不作任何反抗,而是視死如歸地跟著他們往帳外走去。此時,他不想再對宋金剛說什麼,隻是內心充滿了無比的悲痛與憤懣。他所悲憤的,不是自己無辜的死,而是蒲阪的失守,是定楊政權的覆滅。想到這兒,他禁不住淚流滿麵,對著黯淡無光的天空大吼一聲:宋王你糊塗啊!
此時,王行本正冒著刺骨的寒風,久久地佇立在城樓之上,苦苦地等待著援軍的到來。他知道宋金剛是個睚眥必報的小雞肚腸,不會輕易原諒自己所犯下的過錯。因此,他對他出兵援救自己心存擔憂。現在他所能期望的是,宋金剛會因蒲阪對整個戰事的重要性而放棄個人恩怨,從而立即發兵援救自己。也許會吧!他就這樣帶著幾分渺茫的希翼,等待著援軍的出現。
然而,兩天過後,宋金剛的援兵仍然沒有到來。這使王行本感到無比失望,感到焦慮不安。他急得直在營署內踱來踱去,兩道濃眉緊鎖著。不知該怎麼辦才好。這種時候,他是多麼希望手下的人能夠全力支持自己,同心協力堅守城池。然事與願違,守城將士們看到援軍遲遲不到,且腹中饑腸轆轆,便又生出開門出降的念頭。這一回王行本沒有使用殘忍的手段鎮壓那些準備背叛自己的人,而是采用極其少見的懷柔政策好生安撫他們。這一招果真靈念,那些純樸的士兵被主帥的言語打動,慢慢地安下心來等待著援軍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