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收服猛將【一】(2 / 2)

李世民這一想法得到了劉弘基的讚同與支持,他認為定楊兩員大將尉遲敬德和尋相都還率軍占據城池,不肯歸順大唐。若此時李世民率大軍北上太原,他們有可能就會乘機攻城掠地,重新壯大自己的實力,到時就可與劉武周構成犄角之勢,夾擊唐軍,如此則危矣。因此,當務之急不是進兵太原,而是想辦法解決介休和永安兩城。眾將聽了劉弘基這一番言論,不由幡然醒悟過來,不再向秦王請戰了。

當晚,李世民把自己帶來的兵馬安置在浩州關寨,進一步加強關道的防守,以阻止劉武周兵馬南下,他隻帶著十餘騎人馬連夜返回了介休營中。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就率部來到了介休城下。他舉頭望著城牆上高高飄揚的定楊旗幟,那麼冷冷地笑了一笑,在心裏斬釘截鐵地說句,不出兩日城頭上定將換成大唐的國旗。此時,他凝視著那麵旌旗的目光裏充滿了勢在必得的自信,臉上的神情也變得堅毅而果決。

屈突通身跨戰馬,立在秦王身旁,他的目光跟著李世民一道釘在城池之上。他看見城牆上旌旗對對,守卒執銳挺立,那雙傲氣十足的眼睛裏也流露出些許敬服之情。不錯,此時他在心裏頭暗自佩服尉遲敬德的治軍才幹。麵對城外強大的唐軍,他依然能夠做到臨危不亂,這實在是有大將風範哪!也在因為如此,他想攻取介休城的心情就更加急切了。於是默然會兒,他又向李世民提出了立即攻打尉遲敬德的建議。

然而,李世民依然堅持圍而不攻的主張,他認為主動進攻尉遲敬德,必定會遭到他的頑強抵抗。到時雖然可以拿下介休城,但也會損失兵馬,甚至會失去自己一心想得到的驍將。說實話,他很貪心,既想得到城池,也想得到尉遲敬德這員猛將輔佐自己。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堅信能夠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實現自己的意圖。所以,不論屈突通怎麼勸諫,他都不想改變自己既定的取城策略。

末了,屈突通也不再勸李世民了,轉而問他的取城計策。李世民沉吟一下,然後舉重若輕地回答屈突通,說不用千軍萬馬,隻須一人前往城內既可。屈突通知道李世民是想派人進城說降,這的確是道很好的計策,隻是他擔心尉遲敬德為人忠誠耿直,很難說服他舉城降唐。李世民當然也清楚這一點,不過他認為隻要自己以誠相待,就一定能打動尉遲敬德的心,令他歸順自己。屈突通聽李世民這麼一說,多少寬心了些,接著就問秦王將派誰前往城內說降。這人選問題,李世民早就想好了,所以他想也不想就脫口而出。屈突通聽說是宇文士及,表情嚴肅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他知道宇文士及與尉遲敬德頗有交情,且又能言善辯,一定能勸尉遲敬德納城降唐。到這時候,屈突通就完全放心了。

宇文士及得到秦王的命令後,很是欣喜,當即便隻身前往介休城勸降。由於兩軍處於交戰狀態,戒備森嚴,唐軍將士是不可能進城的。為此,宇文士及隻好化裝成老百姓的模樣,身穿粗布麻衣,頭紮方巾,混在進城的普通百姓中間,從東門偷偷地溜了進去。

來到營署時,宇文士及被兩個身強力壯的侍衛攔住盤問起來。宇文士及鎮定自若地回答他們的問題,聲稱自己是尉遲敬德的摯友。那兩名侍衛的警惕性很高,他們可不會因為幾句話就信了宇文士及,所以一人扭著一隻胳膊把他送進了主帥的營署中。

這時,尉遲敬德正靠在椅背上,微仰著臉,兩道濃眉緊鎖著,愁雲滿麵。他一麵伸手緩緩地捋著發紅的長須,一麵凝視沉思著。不錯,此刻他正在尋思破敵之策。聽到有人進來稟報,他也不吭一聲,隻不耐煩地揮揮手示意來人別打擾自己。侍衛見狀,也不敢多說什麼,隻押著嫌疑人傻呆呆地立在那兒。宇文士及看見老朋友那副愁眉不展的樣子,就猜到了他在想什麼,笑嗬嗬地問道:

“敬德賢弟,你該是在為退敵之事而煩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