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鄭夏聯手【三】(2 / 2)

當晚,桓法嗣三人於驛館內設筵,宴請魏處繪、張清特、範願、殷秋、石瓚等人,以答謝他們鼎力相助。席間觥籌交錯,歡聲笑語,甚是融樂。直到人人酩酊大醉,方盡興而去。

第二天,桓法嗣就隨同夏國大臣李大師一道出了金城宮,快馬加鞭地朝東都飛馳而去,以向王世充回複竇建德增援一事。而王琬和長孫安世仍舊留在夏國,他們準備與夏軍一道沿途作戰,奪取大唐屬地。當然,他們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督促夏軍向東都快速挺進,以解燃眉之急。

竇建德是個講信用的人,說出的話如同潑出的水,決不會收回。三天後的一個上午,竇建德身披金盔金甲,坐天子鑾駕,率十萬大軍出河間,一路浩浩蕩蕩地向滑州進發。與此同時,大將軍張清特率五萬水軍渡黃河向洛口方向進軍。但見水流湍急的河麵上千帆競發,景象蔚為壯觀。

十餘天後,竇建德引軍來到了滑州,鄭國行台仆射韓洪親自出城迎接夏軍入城。部隊休整了幾天後,竇建德又率領他們日夜兼程,倍道而行,趕赴管州。數日之後,夏軍便抵達了管州城下。

管州刺史郭士安聞說竇建德十幾萬大軍將管州城包圍,大驚,當晚就召集手下商議禦敵之策。眾將討論了一番後,決定趁夏軍立足未穩之際出城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於是當晚三更時分,郭士安就率城內所有守軍出城偷襲夏軍。孰料,竇建德早已算計到了郭士安會伺機劫營,因而做了精心的布置,將計就計把唐軍引入伏擊圈,將郭士安的兩萬兵馬全殲了。刺史郭士安也被夏軍大將石瓚所殺。天亮時分,竇建德令軍攻城。由於城中守軍不足三千,且皆為老弱病殘,根本就沒多大戰鬥力。因此,夏軍不到一個時辰就拿下了管州。

攻取管州之後,夏軍士氣大振,他們乘勝追擊,一連攻占了滎陽、陽翟等縣。緊接著,夏軍水陸並進,用船運糧,向西逆流而上。徐州行台王世辯得知夏軍已到,便遣手下大將郭士衡率數千人馬與竇建德會合,在成皋東原安營紮寨,並在板渚修築宮室。如此一來,鄭、夏兩軍遙相呼應,互為犄角,對唐軍形成了夾擊之勢。

到這時候,唐軍圍攻洛陽城已經有一個多月了。盡管李世民率軍曾多次攻城,但因城池堅固,守軍頑強抵抗,始終未能破城。唐軍非但沒有攻下守禦森嚴的洛陽城,而且還為此付出了慘重的傷亡。麵對這種情況,唐軍將士們不免感到沮喪與失望,甚至有些人產生了厭戰情緒,想打道回府。

真是屋漏偏逢連綿雨!偏偏在這個艱難的時候,竇建德率大軍沿途攻取了管州、滎陽等地,直入虎牢,威脅唐軍的背側。唐兵聞說夏軍已駐紮在成皋,他們心裏不禁有些惶恐不安,因為他們清楚一旦鄭、夏兩軍出擊,唐軍必定腹背受敵,難免一場慘敗。於是軍中人心惶惶,軍心有所動搖。

其實,此時不僅士兵如此恐慌,就連一些將領對繼續圍攻東都也缺乏足夠的信心。他們擔心自己的部隊難以抵擋鄭、夏兩軍聯手進攻,從而遭受更大的損失,甚至有可能全軍覆沒。基於此,他們紛紛前往秦王帳中向他請求班師。李世民看見那些被竇建德嚇破了膽的將軍,臉上盡是冷笑,心裏滿是怒火。他想衝著他們發火,怒斥他們一頓。然而為了同心協力共破強敵這一目標,最後他還是忍住了。他隻是陰沉著臉,低頭不語。

眾將見李世民麵色如此難看,嚇得都不敢再往下說了。他們彼此對視了眼,接著又把目光齊刷刷地對準坐在帥位上的秦王,一聲不吭。於是帳內陷入到一陣沉寂之中,氣氛有些異樣,甚至透出幾絲緊張。

李世民看見大家一時間都不說話,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態度有點過火,使得眾將都不敢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怎麼能堵塞言路呢?這可不是我慣有的作風啊!這麼一想,他就努力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臉上綻出絲淡淡的笑,用變得溫和的目光逐一掃過諸將的麵部。他看見大家神情有些不自在,便兀自哈哈一笑,自我檢討道:

“各位將軍,方才本王把話說重了些,讓你們噤若寒蟬。這是本王的過錯,請你們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