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紅蘿卜
出版社:青海人民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
本書是莫言的中短篇小說精選集,收錄了《透明的紅蘿卜》、《歡樂》、《師傅愈來愈幽默》、《沈園》、《初戀》、《白狗秋千架》等多篇優秀作品。
莫言說過:“一個作家一輩子可能寫出幾十本書,可能塑造出幾百個人物,但幾十本書隻不過是一本書的種種翻版,幾百個人物隻不過是一個人物的種種化身。這幾十本書合成的一本書就是作家的自傳,這幾百個人物合成的一個人物就是作家的自我。”他說,“如果硬要我從自己的書裏抽出一個這樣的人物,那麼,這個人物就是我在《透明的紅蘿卜》裏寫的那個沒有姓名的黑孩子。”
北海道走筆
出版社:上海文藝
出版日期:2006年1月
這是一本大型行旅圖文書,從2004年底至2005年初,曆時12天,縱橫3000公裏,除了西北部外,足跡幾乎遍及北海道。莫言在旅途中與同行的媒體朋友暢談文學、藝術、人生、動物、戰爭、過年,與當地普通的學生、影迷、鄉民交流,談吐風趣,見解獨到。
莫言散文
出版社: 浙江文藝
出版日期: 2012年10月
本書表現了作者富有感性化的風格,采用一種不受控製的、重視感覺的敘述態度。莫言的散文保留了他獨有的寫作風格,汪洋恣肆,激情勃發,文字鮮活率真、妙趣橫生,令人回腸蕩氣,痛快淋漓。
韓素音(1917~2012),為英籍華裔女作家、醫生伊麗莎白·柯默(Elisabeth Comber)的筆名,原名周光瑚(Rosalie Elisabeth Kuanghu Chow),1917年9月12日生於河南信陽。韓素音是“漢屬英”的音譯,意為她這位漢人已入籍英國。她的主要作品取材於20世紀中國生活和曆史,體裁有小說和自傳。1952年,韓素音用英文創作的自傳小說《瑰寶》在西方世界引起轟動,奠定了她在國際文壇上的地位。當地時間2012年11月2日中午,韓素音在瑞士小城洛桑無疾而終,享年96歲。
傷殘的樹/凋謝的花朵/無鳥的夏天
譯者:董樂山 等
出版社:上海人民
出版日期:2012年9月
1970年代的中國,至少有一億人聽說過韓素音的名字。韓素音的一生是一部傳奇。作為中國第一代留學歸來的鐵路工程師的女兒,比利時前國防大臣的外甥女,中國駐英武官的妻子,鐵幕時期穿行於東西方世界的國際友好人士,以及毛澤東和周恩來傳記的作者,韓素音的複雜身世和傳奇經曆是本書最具吸引力之處。
此自傳三部曲為全譯本。
瑰寶
譯者:孟軍
出版社:上海人民
出版日期:2007年4月
1940年代末的香港,一個繁忙而擁擠的中轉站,各色觀望人群的“避難”島。在這裏,剛從英國完成學業、歸途中因戰亂滯留香港的中西混血兒、年輕的女醫生韓素音,邂逅英國記者馬克·艾略特,兩人墜入情網。韓素音一心要回大陸報效祖國,而在當時的情勢下,馬克這樣的來自“帝國主義國家”的新聞記者還不可能被人民政權接受……於是,中英文化、歐亞文化,不同人種和階層的生活狀況與生存意識,不同的政治製度與精神信仰,所有的一切都與他們的愛情奇妙地交融在一起,造就了他們用生命與曆史撞擊的愛情時光。
周恩來與他的世紀
譯者:王弄笙 等
出版社:中央文獻
出版日期:1992年11月
本書結構清晰,以影響中國曆史進程的重大事件為界分為三部。第一部從周恩來出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主要寫了周恩來的成長過程、革命道路及與毛澤東的革命情誼;第二部從建國到文革前夕,主要描述了周恩來以“中國的大管家”的身份努力籌劃新中國建設的艱難曆程;第三部從文革開始到周恩來逝世、“四人幫”被粉碎,記敘了周恩來在“文革”中忍辱負重治理國家的感人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