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天平府有第二隻旱魃存在,林無上攜子牛和敖鱗隻能沿著麗江而上,希望能查找到一絲蛛絲馬跡,以期找到旱魃所在。
這一絲蛛絲馬跡的線索很快被林無上等人找到,幹旱,燥熱。整個天平府也不都是處處幹旱,也有還算濕潤的地方,這些地方卻是沒有受到旱魃的影響。
由此推斷,那裏幹旱嚴重,那裏就可能有旱魃的存在身影,即使沒有也是旱魃曾經走過的地方。
由此推斷,那麼最是幹旱燥熱的地方最有可能是旱魃所在地。
抱著這樣的想法,林無上和子牛、敖鱗自然是向著旱災最嚴重的地方前進。
如此已經是十日之後,三人早已經脫離了麗江原來的河道,林無上也不知道是屬於天平府何處地界,不過這裏的旱情卻是十分嚴峻了,地麵之上寸草不生不說,甚至地麵開裂,一道道手指寬的龜裂布滿地麵,猶如蛛網。
此情此景,讓林無上三人既痛又喜。自從旱魃引發旱災之後,還不曾見過如此幹旱之地,這然此地的遭遇令林無上等人痛心,可也確定此地一定是旱魃所在之地了,不然焉能有如此大的災情。
想及旱魃可能就在這一帶,林無上更是快鞭策馬,要尋覓旱魃所在。很快依照林無上神魂探查,一行三人出現在一座古城麵前。
一匹高大的追風魔駒在前,其背上盤坐一翩翩書生。其身後兩匹嬌小的追風馬分左右托著兩個少年。
正是林無上和子牛、敖鱗。
三人正立在城門一裏之外,卻遲遲沒有進城的打算。
‘興都’兩個巨大的篆字刻在高大的城門門樓之上。
“老師,這興都是什麼地方?”敖鱗策馬上前,在林無上的身邊問道。
“子牛,給你師姐講講興都。”林無上對子牛吩咐道。
林無上所立上學之中,《史》中有一篇,正好講的是‘興都’之事。林無上可是上子牛學了大學,自然知道這興都之事。
子牛同樣策馬上前道:“興都,可是軍事重鎮,曆來也是兵家必爭之地。隻是這興都聞名天下的原因還是在三千年前,當時兩個小國楚和漢在此大戰,楚軍戰敗,結果又三十萬楚軍被活埋此地。此等之舉滅絕人性,慘不忍睹,而興都也因此惡名遠揚。老師在大學《史》中將此戰做了詳細闡述,以為漢軍此舉實屬慘絕人寰,人道沒落。老師告誡我等新儒,不可輕言戰事,即使有戰也當不屈,光明磊落,善待戰俘,以德服人,德治天下,興人道!”
“這個小鎮竟然有這樣的大事件發生,真不可思議!”敖鱗感歎道。
“不可小覷這個小鎮啊,這城池可是建在累累白骨之上。那旱災源頭似乎也是從這裏傳出來,可在這裏我沒有察覺旱魃的氣息,怕是還有什麼端倪吧。”林無上的神魂早已經籠罩了整個小鎮,可是沒有找到任何火毒的存在,更沒有旱魃的蹤跡,可實實在在這裏是散發燥熱的源頭。
“走,我們進城去!”林無上開始一馬當先,想著城門而去。
“下馬,留下隨身武器,沒人三銅板的入城費!”城門口一隊手拿長矛士兵擋住三人去路,其中一領頭人出來對林無上三人喝道。
林無上行走江湖也已經數月有餘,進入大小城池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可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規矩。
可想想這個曆來是軍事重地的城鎮也釋然,下馬後對那士兵道:“我等都是儒生,隨身不會攜帶任何兵刃。”且林無上快速遞上十個銅板。
那士兵掂量手中的銅版,很滿意的點點頭,道:“好了,你們進去吧。外來人不要再我們這裏惹是生非!”
“當然!”林無上稍一點頭,牽馬進城去了。
不進城不知道實際情況,進城之後林無上三人才發現了這城池中的古怪存在。
城池之外遍地龜裂,城內卻是青石鋪道,絲毫不見一絲幹旱情景,就是空氣也濕潤的很,那裏有一點旱災景象。
如此明顯的對差讓林無上三人大感意外。而想要找到答案,就隻有打探消息了,而打探消息的最好去處,就是客棧了。
‘將軍醉’一家看起來不錯的酒家。
“小二老一壺酒!兩個小菜!”這酒家酒客還真多,隻待林無上喝了一嗓子才有一小二跑過來。
“三位客官坐,不知道要喝點什麼酒?”小二一邊擦桌子一邊問道。
“將軍醉一壺,來兩個素菜。”林無上已經聽到一桌酒客正在誇誇其談,這將軍醉是何等妙哉。
隻是林無上說了之後,小二卻是麵露難色道:“酒水沒有問題,隻是這素菜卻沒有了。”看著林無上麵色微變,小二立刻道:“有葷菜,純肉的葷菜!嗯順便來壺茶水。”
“那就來兩個葷菜吧。”林無上拋給小二一枚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