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烏裏安心裏十分肯定,姐姐對阿格既沒有多討厭,也沒有多喜歡,或者說,對阿格,其實姐姐根本沒什麼感覺。但整個東胡,包括國王都知道姐姐已經定下阿格為夫,如果有人公然殺了她丈夫,她無論如何也不能饒了這個人,否則的話,東胡人的習俗的力量可也饒不了她,這種習俗的力量,是連國王也不敢觸動的。所以,烏裏安的心裏一千個想殺了阿格,卻不敢動手。現在,老天幫他動手了。他的心裏已經不知多少次祈禱,虔誠的祈禱,偉大的天神,請讓阿格死了吧,不過,千萬別就此不知所蹤。死了丈夫的東胡女人是可以再嫁的,但丈夫失蹤,可不等於死亡,女人如果再嫁就是背叛丈夫,是要被石頭活活打死的!
所以烏裏安現在心裏十分希望找到阿格的屍體,千萬別讓阿格活著回來!
第二個喜事,則是他終於占據了主動。自綏中一戰後,他就一直極為被動,最近一路逃亡,逃的他都感覺著不好意思再逃了,而現在,他終於找到了反敗為勝的良機。當然,這個良機的出現,和莫吾爾是絕對有關係的。
莫吾爾主動要求殿後,但他多次與漢軍交鋒,卻根本沒看到衛長風,更沒看到衛長風所在部隊的旗幟。最初,烏裏安不過是訓斥莫吾爾,讓他不要把私仇看的太重,你莫吾爾可以不要命的報私仇,但請你自己去,別把東胡的好兒郎們也帶累上。然而,就在他退到接近興城時,他突然想通了。
為什麼一直沒有衛長風所在部隊的旗幟?漢軍這一路追來,以步兵追擊騎兵,根本不可能一直由一支部隊當前鋒,事實上漢軍統帥也的確明顯的是輪換著的,今天這一隊當前鋒,明天那一隊當前鋒,所有漢軍旗幟至少已經出現了兩回了,卻偏偏就沒有衛長風那一隊的旗幟,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那一隊根本不在漢軍的追擊部隊裏!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那一隊不在漢軍的追擊部隊裏,又會在哪裏?烏裏安想到這個問題時也突然意識到,在建昌,漢軍是很有些騎兵部隊的,但現在這一路逃下來,那些騎兵部隊也沒有發現,這些騎兵又哪裏去了?
不得不說,烏裏安雖然不算聰明絕頂之人,但也不是笨蛋,他立刻叫手下展開地圖,隻看了小半個時辰就確定:漢軍一定有一支部隊從密林裏穿過,打算截擊他們!
所以他立刻派出探馬去打探,打探的結果是:一支漢軍部隊從興城北麵突然發起攻擊,一舉占領了興城,但人數不多,也就是三千人左右,另有一支至少上萬人的部隊,而且有大量騎兵,神奇的穿越了密林,正在興城南麵集結。
烏裏安很快了解的當前的局麵:一支部隊占興城,斷了他的歸路,一支部隊側麵截擊他,隻要一糾纏上,後麵朱令的大部隊攻上來,他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還好,天神鐵赫保佑,他發現的早,現在他有兩個選擇:攻興城,或者攻漢軍騎兵部隊。如果選擇前者,他隻要動作慢一點就會在興城之下被糾纏住,然後。。。。。。隻怕天神也要閉眼了。所以他決定,全軍橫過興城,直擊漢軍騎兵部隊。
當然,這樣做的確有些可惜,因為他原來的目標是興城,而且幾乎要到興城城下了,畢竟他的部隊現在也是人困馬乏,退入興城,不與任何漢軍糾纏拒城而守是最安全的辦法,不過他同意這個辦法,守衛興城的漢軍同意嗎?所以他隻能冒一點險,去擊敗側麵截擊他的部隊,比較野戰比攻城更安全------至少對東胡人而言。
“去探查一下,”他懶洋洋的吩咐,“看興城的漢軍有沒有出擊的打算。”他心裏知道,興城的漢軍不可能有出擊的打算,就算瘋了也不可能,隻是行軍打仗來不得半點兒想當然,所以他也要探一探,何況,萬一天神倦顧,在探查的路上發現阿格的屍體呢?
探查的結果,漢軍的確沒有出城的打算,不過接下來的消息卻讓他有些發暈:興城南門大開,城上不見守軍,隻有一員戰將站在城頭。從城門處看去,城內街道上沒有一兵一卒,隻有幾十個老百姓在打掃大街。
烏裏安愣了好一會兒。
這算什麼?打算請客?他想了又想,終於,一絲微笑爬上嘴角。
“全軍停止前進!”他發布命令,“轉向,攻擊興城!”
這命令下去,第一個反對的是莫吾爾。莫吾爾感覺著自己現在在烏裏安麵前應當有話語權了,不僅是因為他發現了漢軍的計謀,而且烏裏安也私下和他承諾,如果阿格陣亡,莫吾爾就可以升為萬夫長。所以一聽到這個命令,莫吾爾急急的衝到烏裏安麵前,開口就是正題:“小賢王,為什麼要攻興城?這和我們原來的計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