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東胡人與漢人之爭由來已久。
據說,東胡祖源與武庚建立“北殷”有關;又有人說東胡族人是商末周初箕子東赴朝鮮時留下的遺民,至於究竟是與不是,卻是不得而知了。
東胡人與匈奴人一樣,“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但自戰國時起,就與中原燕趙諸國互相攻戰,並倚勢對鄰近各族進行侵掠。
趙惠文王二十六年,趙曾攻取東胡代地。《史記?趙世家》注曰:“東胡叛趙,驅各代地人眾以叛,故取之也”。東胡曾被趙國戰敗,並服屬於趙國,但其變為強大以後又背叛趙國,並掠奪趙國代地的人眾和財物。趙孝成王元年,趙國大將李牧在代、雁門破殺匈奴十萬餘騎的同時,東降林胡,再次戰敗東胡。
東胡也曾多次侵掠燕國北部邊境,燕昭王時,東胡打敗燕國,迫使燕國把一位名叫秦開的大將(隨荊軻刺秦王的秦舞陽即秦開之孫)送到東胡作人質。燕國的東北部從上穀至遼東與東胡鄰近的地區,經常遭受東胡寇掠。
秦開從東胡回來以後,燕國利用秦開熟悉東胡內情的有利條件,以秦開為大將率軍攻打東胡。這次東胡不敵,迫使東胡向後退卻一千餘裏。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以防東胡。
秦時,東胡已是一個極為強大的部族。《史記?匈奴列傳》說:“東胡強而月氏盛”,“冒頓既立,是時東胡強盛”。就是說:自戰國時期至秦時,匈奴的經濟、軍事實力北不及月氏,東不敵東胡。
西漢時,東胡為西漢所降,但到了東漢之初,東胡人利用改朝換代之機再起叛意,於是造成今天的局麵。
王公公說罷,問尼娜道:“尼娜公主,我可沒說謊吧。”
尼娜微笑了一下,答道:“算是吧。隻是漢胡紛爭,誰侵略了誰?你說是我們胡人侵略了你們,但你們的土地卻也不是天生在那裏,其實胡漢相爭,力強者勝,是誰的土地,看的不是理,而是看力。若說起理來,隻怕誰也說不清。你們漢人本在黃河邊上,今日裏卻地展千裏,難不成占的都是無主之地?”
王公公一時無話可答,因為尼娜所說還真是實話。
李千月聽得尼娜的話語裏大有為東胡人開脫之意,但尼娜是胡人,當然會幫胡人開脫,何況她也感覺著尼娜的話也有道理,她不想因為這個與尼娜不快,是地展千裏也好,是彈丸之地也好,她是女人,隻關心一家一庭,與男人的想法可不一樣,所以急忙打岔,與尼娜談起衣服胭脂之事來。
衛長風在前麵的木筏裏聽著三個人的對話,心中也是無限感慨。他實在不知道,究竟誰才是對的,誰是錯的?
其實尼娜所說的是胡漢之爭,但漢人內部不也是如此?西漢是推翻了秦而立,秦是統一了列國滅周而立,周又是滅商而立,哪一個才是正統?這塊土地究竟是誰的天下才對?既以自己而言,是該一心一意光複西漢才對,還是該效忠東漢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