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王公公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慢慢的說道:“方將軍,本公公不過是奉陛下之命來伺候尼娜公主的,方才所說,僅是本公公一番古道熱腸而已,談什麼上刑?方將軍既然不喜,就算本公公多事好了。不過,”王公公說到這裏頓了一頓,聲音變的猙獰起來,那公鴨嗓已經變得十分淒厲,“本公公倒也有權寫上一封內報,向皇帝陛下報告一下軍中之事。這衛將軍的身世、伯夷幫的行刺和方將軍的態度,本公公不敢不奏,方將軍,你好自為之吧。”
說罷,他慢慢起身。
此時他心裏已經決定,如果方鎮海不求饒,他真就走出去,然後寫上一封內報,直送皇帝陛下案頭。這一回他要拚了,不是魚死就是網破,皇帝陛下要麼就殺了他王老八,要麼,就處罰了方鎮海和衛長風。他王老八賤命一條,這一回就拿這條命賭上了!
方鎮海的神色也變了。
他知道王公公這一回不算是威脅,因為王公公在說實話,雖然這實話是威脅的話,但的確是在實話實說。
一句話,王老八這一回是要和他賭命。
然而,他還真就沒有勝算,不但沒有勝算,敗的可能反而極大。
在皇帝的印象中,方鎮海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但疏不間親,太監畢竟是皇帝的家奴,皇帝自己派了家奴來軍中,當然是信任的,所以,如果僅是在皇帝麵前,方鎮海和王公公的勝負是一半對一半,一個勝在德,一個勝在親。
然而,皇帝不是隻一個人決策的。
皇後不可能不吹一吹枕邊風。以前方鎮海親手處決了皇後的親屬,皇後娘娘把他恨之入骨,現在有這樣的機會,怎麼可能會不煽風點火一回?這還不算,在朝堂之上,方鎮海也是敵人多於朋友。
原因很簡單,他這樣的人,不念親,不念情,認理不認親,卻有幾個人能如他一樣?如他一樣的人早都殺頭的殺頭撤職的撤職了,他能活到今天而且還當了奮威將軍就已經是奇跡,卻上哪裏找那些如他一樣認理不認親的人為他說話?
更糟糕的是,朱令現在是兵部侍郎,皇帝不必特別對方鎮海不好,隻要是持中公正對方鎮海就是大麻煩。因為皇帝不可能親自來調查此事,隻會將此事拋給兵部來查,兵部尚書童雲童大人年老體弱,不可能來調查,隻會把這件事托付給朱令。
如果讓朱令來調查這件事。。。。。。
方鎮海都不敢想下去。
隻是,難道讓他方鎮海向王公公低頭賠罪不成?或者寧折不彎,哪怕連累上衛長風?方鎮海一時猶豫不決。
衛長風看方鎮海不出聲,不由得在心裏歎息了一聲。
麵對王公公的賭命挑釁,方將軍卻不發一言,明顯的是沒有勝算,隻是方將軍現在左右為難,既不肯向王公公屈服,又不忍帶累自己。
衛長風長歎了一聲,搶上一步,攔住王公公,拱手道:“王公公,這件事,可否容在下說兩句?”
要放在以前,對這種閹人衛長風實在沒什麼好說的,但眼看著方將軍為難,衛長風咬著牙下定了決心,寧可自己受委曲,也不能讓方將軍向這種人低頭。
王公公笑了。
他贏了。他終於贏了。所以有時候,人就得潑皮無賴一些。
要是論理,他沒有任何證據就上來指責衛長風謀反,而且還威脅奮威將軍、漢軍統帥方鎮海,殺他王老八的頭都是輕的,但天下有許多事偏偏就是不按理發生的,你要事事都講理,你就得屈死。方鎮海手握兵權,官高位重,但是,論起潑皮無賴的功夫卻差了一截。這個功夫,隻有大內的太監才能運用的爐火純青。
所以他終於贏了。
既然贏了,何妨再囂張一回?王公公用自己細嫩的小手指輕輕一推衛長風:“滾一邊兒去。別耽誤本公公寫內報奏章。”
他話是對著衛長風說的,但耳朵卻立著,他在等待方鎮海來認錯。
想用衛長風來搪塞?門兒都沒有!你方鎮海今天不認錯,我就逼死你,讓你見識見識我大內高手王老八的厲害!王公公的心裏忿忿的想著。
啪!
方鎮海突然用力一拍桌案!
“王公公,你要寫內報奏章是吧?”他猛的抓起桌上的紙筆,“來,這裏紙筆桌案俱全,你不妨在這裏寫!本帥也要寫一封公文直奏皇帝陛下,就說你王公公來到軍中,飛揚跋扈,無惡不作,擾亂軍紀,栽贓陷害,咱們的奏章不妨一起送上去!來來來,你坐這邊,本帥坐那邊,咱們一起寫!”
(二)
王公公被方鎮海這一突然發威給弄蒙了,一時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