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的歡呼聲中,唐江回到了粟族的營地,粟族在一片和諧的歡聲笑語中舉族歸入了炎族。
所有人都向往過上安全吃得飽的好日子,所以炎族部落的擴大在一片和諧的氣氛中不斷進行著。又陸陸續續的有幾個部落歸順了炎族。炎族部落越來越大。
唐江回到大本營,帶著粟族的種地能手,教授炎族的人開始種植粟,隻有通過大麵積的種植糧食作物才能帶來長久的食物保障。
土地以可見的速度被開墾了出來,原來大片大片的荒地都變成了農田。部落的男女老少除了部隊,大部分人都在田裏勞作著,帶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耕作田地。還有一部分人在外狩獵保證肉食。
帶回來的小野豬唐江讓人建了一個豬圈,把他們圈養起來。每天讓孩子去割一些雜草來飼養,小豬一開始很調皮,可是養久了之後也就覺得這裏比較安全,不再設法外逃了,每天都有人來豬圈這裏看唐江飼養的小豬,覺得非常的新奇。大頭幾次建議把豬殺了吃,但都被唐江阻止了唐江準備把這些小豬作為種豬讓他們繁殖,這樣就有吃不完的肉。
兩隻熊貓也被唐江帶回家,作為寵物飼養起來。部落裏很多人都很好奇,因為沒有見過這樣的動物,覺得熊貓憨厚可愛,毛皮也非常的漂亮。兩隻熊貓也逐漸開始對營地習慣起來,每天就吃吃喝喝,沒事就和貝一起玩耍,現在被每次外出都要用繩子牽著熊貓,感覺非常的拉風。
一晃半年過去了,部落裏迎來了第一次大豐收,唐江看著滿山遍野的粟,心裏格外滿足,不過總是還覺得缺些什麼。對,就是衣物和金屬,在這個時代,所有人都用樹皮,樹葉或者獸皮做衣服,使用的工具都是石器或者動物的骨頭製作。唐江記得人類第一次科技升級應該就是工具的升級,就是人類發現了金屬,第一次的是使用青銅器。而目前長江走過的這些部落,還沒有發現哪個部落使用青銅器,唐江也問過易,在他行商的過程中也沒有發現哪個部落使用金屬。
唐江決定要發現青銅,並且教會他們金屬的冶煉,不過唐江並不擅長探礦,不過好在他有艾法這個跨時代的神器。這一天唐江在詢問艾法怎麼樣才能找到青銅礦石,並且如何冶煉成青銅金屬?
“在堯舜禹傳說時代。中國古代文獻上紀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黃河、長江中下遊地區的龍山時代遺址裏,經考古發掘,在幾十處遺址裏發現了青銅器製品。
中國青銅器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器、兵器及雜器。樂器也主要用在宗廟祭祀活動中。
中國青銅器最早是以紅銅或黃銅鍛打的,稍後,出現了青銅鑄造的銅鏡。夏代青銅器種類尚少,器型小而單薄,紋飾亦較為少見。商代的青銅器已很發達。到了東周至春秋時期,隨著王室衰微,諸侯崛起,青銅器的鑄造不再是王室的“專利”,各諸侯國競相鑄器,相繼出現鑄造、打製、鑄接、焊接、鎏金、嵌金銀等青銅器工藝。”艾法告訴唐江。
“那青銅器怎麼鑄造呢?”唐江問艾法。別人看到唐江一個人在那裏發呆,也沒人敢去打擾,因為唐江對他們說他要思考。不過原始人類並不能理解思考的含義,大概就是想東西吧。
“先製成欲鑄器物的模型。模型在鑄造工藝上亦稱作模或母範;再用泥土敷在模型外麵,脫出用來形成鑄件外廓的鑄型組成部分,在鑄造工藝上稱為外範,外範要分割成數塊,以便從模上脫下;此外還要用泥土製一個體積與容器內腔相當的範,通常稱為芯,或者稱為心型、內範;然後使內外範套合,中間的空隙即型腔,其間隔為欲鑄器物的厚度;最後將溶化的銅液注入此空隙內,待銅液冷卻後,除去內外範即得欲鑄器物。這就是塊範法。” 艾法告訴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