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朱由榔緩了緩口氣,接著說道:“當然,軍國大事也不能光憑一時義氣,要講究智謀,但最終結果,必須是這樣。”
“桐若,太衝,你二人先去見見這個任僎,探探他的底,可以帶他在廣州城裏四處轉一轉,看一看朕之新政帶來的變化。”
“是,臣遵旨。”楊喬然和黃宗羲躬身領旨。
“嗬,任僎一個小小的使臣,竟勞朕之兩位大學士親陪,夠給他麵子的了。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受得住?”朱由榔輕叱一聲。
……
任僎,字福存,豫西人,崇禎元年,得中秀才功名。
任僎本是豫西富人,因陝西鬧兵禍,豫西正當其衝,於是他舉家遷往湖北避難。誰知道湖北也不是安樂淨土,崇禎七年,張獻忠殺到湖北,任僎全家被搶,妻子仆女被亂兵堵在屋內,欲行不軌。任僎氣得跳腳大罵,但被亂兵所執,又身無寸鐵,隻能眼睜睜看著妻子受辱。
就在這時,張獻忠義子張可望路過任家,正聽到任僎大罵,進來一看,見任僎作讀書人打扮,麵對刀槍夷然不懼,對他生了好感,連忙喝止亂兵,救了任僎妻子。
任僎從此之後,就成了張可望的幕僚,因為其有文化,能識文斷字,抄抄寫寫,而且對兵書戰策也很熟悉,每有戰事,常獻奇謀,因此迅速得到張可望信任,成了他的心腹手下。
如今,張可望改回祖姓,並成了大西國新國主,就任命任僎為大西國兵部尚書。
孫可望的東攻桂林、廣東以觀天下風色之計,就是任僎所獻。任僎覺得,清兵勢大,實在難以與之抗衡,“八大王”張獻忠縱橫天下,那是何等英雄?!以他之能都不能敵,何況他的四個義子?隻有逃到廣東,再尋機出海,覓一海島棲身,方可為萬全之所。
孫可望對他的計策非常讚賞,但沒想到這一策略受到李定國的強烈反對,竟不惜一死相抗。無奈之下,孫可望隻好放棄攻打桂林和廣東的計劃,派使者來廣州談判,任僎是在這種情況之下被委以重任。
任僎非常明白孫可望將自己派來的目的,能談成當然最好,談不成也可以,李定國聯明抗清的計策就算破產了,但一定要把責任推到永曆一方,到時候李定國也就無話可說了。
……
“任大人,大明工部尚書楊喬然、都禦史黃宗羲聯袂來訪。”任僎正在想著心事,負責使團保衛的遊擊將軍馬寶進來稟報。
“快請!”
任僎一聽兩位尚書上門,感覺永曆皇帝對自己還是很重視的,連忙整理了一下衣衫,邁步迎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