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我作出開心狀,一口吞了此物。沒想到此物用刀劈不開,卻入口即溶,伴隨著一股清香緩緩流入腹內。
父親見我服下後又道:“這本山海經你拿去吧,以後行走天下,若有不懂自己也可翻看。”
父親剛說完,我還沒來的及回答,隻聽得門外傳來一聲“老爺,吳郡太守王朗求見!”
“快快有請!”父親站起來急忙回應。
“老友,打擾了!上次突發事情,還未好好給你做壽,今日特來登門請罪。”王朗笑著抱拳走上前來。
“此言差矣!若非當日王大人連夜請得華神醫,我就痛失愛子了。我還沒有登門拜謝,哪敢驚動王大人親自前來。齊兒還不快來拜謝救命恩人。”父親轉身向我示意。
“小侄賀齊,多謝王大人救命之恩!”我忙上前作揖拜謝。
“賢侄快快請起,不必如此。”王朗上前一步道:“今日我是有要事來求你父親的。”
“王太守有何吩咐,下官末有不從!”父親官位比王朗低半級,故而對其顯得十分恭敬。
“事情是這樣的。三個月前揚州黃巾叛逆,突然引兵十萬攻擊壽春。揚州刺史劉繇兼領秣陵太守抽調手下各府縣官軍四萬人馬死守壽春,雙方交戰數場,各有勝負。然而,當地百姓中信奉張角的大有人在。三月下來,賊兵雖然死傷不少,但是在當地卻征收了不少兵士。如今,圍困壽春的人馬已有一十三萬。劉刺史見賊兵勢大,不能取勝,就引兵死守城池。黃巾軍攻城數十日,一來沒有攻城器,二來黃巾畢竟都是老百姓出身屬烏合之眾,一時也沒辦法攻破城池。黃巾軍見一時不能取勝,便分兵兩路。由軍中副將帶兵四萬,渡江攻打秣陵。秣陵隻有副將張英守城,兵馬不過八千,張英隻有據守城市。眼看不出十五日就要到達攻城,張副將特派人到我郡祈求援兵。我郡內雖有兩萬兵馬,但久未操練,一萬兵馬我已經派出給壽春押送糧草,剩下一萬人馬守禦城池,周圍又匪患叢生,我手下又無大將可以領兵。我嘛老友你也清楚,治理城池還能勝任,帶兵出征是一竅不通。想起老友這些年一直統率手下五百精兵四處抓拿私鹽要犯,軍容齊整,訓練精良。想讓老友率手下有五百精兵,我再支援你三千兵馬請老友領兵作戰。不知老友意下如何?”王朗抬頭對父親說。
“即如此,我即日領兵出征。隻是我雖能領兵,卻非武將。需有一將為先鋒才行啊!”父親略一猶疑。
“父親大人不必憂慮,兒願為先鋒。”我搶著答到。
“胡鬧!你今年才一十三歲,不得兒戲!”父親一聲怒喝。
“昔日甘羅十二為相,我今年已經十三歲了。父親自幼送我求學,不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報效朝廷嗎?”我不甘示弱的說。
“果然虎父無犬子,就讓你兒去吧。如今天下亂局已現,正是朝廷用人之際。讓你兒為副將,你為主將如何?”王朗上前詢問父親。
“父親若還不信孩兒,不若讓王太守在城內貼出招賢榜。求得賢才於我等一同前去如何?”我想了一想說到。
“這個主意還不錯,我們就著麼辦吧!”父親點點頭,不再堅持。
“好,我這就回去貼招賢榜。你們父子二人不日帶兵進駐吳郡吧!”王朗說完告退了。
我這時候心裏卻在想,“我真想這時候到常山先把趙雲挖過來,可惜當時是亂世。我又沒有飛機坐,騎馬坐船過去也要半年,還不保障路上安全。總不能像三國誌十遊戲裏麵一樣,遇到山賊,水賊等等人,不是單挑,就是舌戰吧?也要人家願意的啊。我們現代打架都看誰兄弟多,難道亂世的人都是白癡,一群山賊圍住你後和你單挑?或者像其他書裏一樣帶兩個跟班就能找到趙雲,要麼在路上撿個武將當保鏢?嗬嗬,隨便想想也不可能啊!人都是活的,誰都要到處走動啊!”
推薦幾個朋友的力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