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訪吸血鬼》中路易的精神分析解讀
環球縱橫
作者:徐思園
[摘 要]“吸血鬼”一直是外國傳說中非常具有神奇色彩的一個群體,關於吸血鬼的電影、小說、電視等一直都受到人們的追捧。1976年安妮·賴斯所著的《夜訪吸血鬼》是一部較早的描述吸血鬼的小說,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三個個性分明的吸血鬼:路易、萊斯特、克勞迪婭。我們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分析作品主角之一路易在作品中的逐漸發展過程和特點,找出路易的性格特點的形成和他不能真正麵對自己是吸血鬼的原因。
[關鍵詞]吸血鬼;路易;自我;本我;超我
吸血鬼,西方傳說中以吸血為生的一類被人們所恐懼的種族,但《夜訪吸血鬼》絕不是一部一味渲染恐怖氛圍的平庸的電影。影片中通過主角路易來敘述自己成為吸血鬼之後所經曆的故事。影片的表現手法獨具一格,並且由幾位好萊塢帥氣的男演員作為主演,使得人們對於吸血鬼這一特殊群體充滿了好奇。作者安妮·賴斯以第一人稱的手法來敘述整篇故事,表明了她對於人性的思考,對於當代社會的思考。
一、作品介紹
喪失了親人的莊園主人路易痛不欲生,過著無比頹廢的生活。後來他遇到了老吸血鬼萊斯特,萊斯特想讓一心求死的路易感受一下死亡,所以他吸食了路易的血,但是路易的求生本能告訴萊斯特他不想死,然而萊斯特也需要一個吸血鬼同伴,所以他設法把路易也變成了自己的同類。然而,初為吸血鬼的路易不希望自己是一個縱欲過度而殺害無辜的人的殘忍的吸血鬼,所以他一直吸取動物的血液來滿足自己吸血的欲望。但是萊斯特一心想把路易斯教導成真正的同伴,他告訴了路易所有的關於吸血鬼的生存法則,希望路易能夠遵循自己的本我,接受自己是一名吸血鬼的事實,本能地吸食鮮血。後來他們遇到了小女孩克勞迪婭,路易終於沒有控製住欲望,吸食了小女孩的血。萊斯特看到這一幕後十分欣喜,他以為路易的這種不顧一切地滿足自己本能快感的行為正是路易一步步接受自己是吸血鬼的證明。所以當萊斯特看到路易因為吸食了克勞迪婭的鮮血後而自暴自棄的時候,他便將克勞迪婭也變成了吸血鬼同伴,於是,這三個人一起組成了吸血鬼家庭。後來又經曆了一係列的變故,主角們經曆了生命中的一係列遭遇。但是仔細地探究整部電影可知,無論是萊斯特還是路易,對於吸血鬼這種引人幻想的生物而言,對他們的描述應該不僅僅隻是孤獨寂寞,就像吸血鬼隻能生活的黑夜,也是由萬千絢爛色彩形成的,所以他們的心理是需要仔細深究的。這部作品中,路易總是以人類所踐行的道德規範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受錮於種種人類社會的道德觀念的路易,其心裏一直在掙紮,從精神分析的層麵看,這正是一場超我與本我爭取人格完整獨立的較量。
二、路易在本我心理和超我心理中的掙紮
心理精神分析學大師弗洛伊德曾經在他的著作中描述過人的心理對人的意識的影響,人的心理分為潛意識和意識兩個精神層麵,人的意識在自我、本我、超我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個人的人格結構是極其複雜的並且是動態的能量係統,這即是說人的意識性格是自我、本我、超我意識之間所產生的極其複雜的自我轉換,從我們對《夜訪吸血鬼》中的路易的精神分析來看,他的行為便是一個在本我、自我、超我之間平衡的狀態。對於一個人來說,他的本我是生下來就有的一種性格,並不能用後天的心理學來研究他的心理狀態。本我是人最基礎的人格結構,並且本我是一種享受當下的快樂,盡最大的努力使自己快樂的生物性需求,就像我們平時的吃喝享樂一樣。超我則是人後天學成的在人格結構中用於管製自己的非法欲望的一種心理。超我經常站在本我的對立麵,更傾向於用道德來約束自己的本我原始渴望。對於影片的主角路易而言,在成為吸血鬼之後,對鮮血的渴望,便是他成為新生吸血鬼的一種本我的生理需求,他隻有通過吸取無辜的人的鮮血來維持自己的生命,來滿足自己的本我需求。然而,路易也曾經是一個平凡的人,雖然是一個新生吸血鬼,但是他仍然會用人的道德來評判自己的言行。每一次的吸食鮮血,殺人行為都會使自己身心充滿內疚感、自責感、罪惡感。因此,在初始成為吸血鬼之後,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使自己成為一個隻吸取動物鮮血的素食主義吸血鬼,路易在這種本我的生理需求,超我的道德約束之間痛苦地掙紮,這種雙重心理使得他像一個人格分裂病人一般處於崩潰邊緣,因此,從一開始決定成為“素食主義者”之後,路易便成為吸血鬼界的另類,他的另類做法使自己既像一個吸血鬼又像一個正常的人類,但是他隻是一直遊走在這兩者的邊緣。在這種本我和超我的掙紮中他一直都在苦苦追尋自己的身份,一直都想給自己一個明顯的身份認同,但是又一直苦苦尋覓無果,所以,在影片中,從始至終路易對於自己到底是人還是吸血鬼都存在著困惑,並且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