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人和俄羅斯人都是斯拉夫人,俄羅斯在東歐便是東斯拉夫人,塞爾維亞人生活在中南歐便是南斯拉夫人。兩邊生活習慣和血統略有差異,不過也算是同祖同宗,也都信奉東正教。不過相較於擺脫了蒙古控製的東斯拉夫哥們兒,南斯拉夫混的有點慘。
大概在十五世紀末左右,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完全征服了塞爾維亞,開始了長達五個世紀的亞洲式伊斯蘭教的封建軍事統治,一直到一八零四年和一八一五年兩次革命,塞爾維亞才獲得了高度自治的權利。中正三年,塞爾維亞在全力西進的俄國協助下,才終於獲得了完全的獨立,並在中正七年成立王國,不過也僅僅是主體部分而已,他們並沒能把南斯拉夫人的地盤都攏起來。南方的科索沃、馬其頓等地區,依舊在奧斯曼土耳其的控製下,北部的伏伊伏丁那地區也歸奧匈帝國所管轄,並不在塞爾維亞國土範圍之內。
因為領土問題,塞爾維亞和奧斯曼土耳其、奧匈帝國都有這天然的矛盾,不過這還是小事,真正的要命的是塞爾維亞的地理位置。巴爾幹半島是南歐三大半島之一,不過他的位置可比另外兩個半島重要的多。巴爾幹半島西麵是亞德裏亞海和愛琴海,東麵是黑海,隔土耳其海峽與亞洲相望,北界是多瑙河及其支流薩瓦河,與歐洲大陸相接處十分寬闊,戰略位置可謂是十分重要。
從十九世紀初期起,沙俄渴望打通南下地中海的通道,奧匈帝國企圖向南擴張通向亞得裏亞海,英、法則要保護通往印度洋和遠東的交通命脈,因而半島成為俄、奧、英、法激烈爭奪的地區,多次發生戰爭,素有\"歐洲火藥庫\"之稱。塞爾維亞成為這裏第一批獨立的國家,各大國怎麼可能放鬆對他的拉攏和打壓。
而且因為果興阿這隻大撲棱蛾子,塞爾維亞的處境更加艱難。俄羅斯素來是兩頭鷹,東邊看看,西邊望望,是他們的特性。俄羅斯在遠東被果興阿暴揍了一頓之後,東顧的興致大減,隻能集中力量向巴爾幹半島發展,俄國以塞爾維亞為跳板向巴爾幹半島滲透的步伐是一日快過一日。英法對於巴爾幹半島盯的也更緊了,一個果興阿占了太平洋,已經夠他們受的了,若是再讓歐洲的強國進入印度洋,哪他們可就更沒得玩了。德國受果興阿挑唆,也提前開始了他們的爭霸之路,巴爾幹半島距離德國本土又近,控製者奧斯曼土耳其又比較麵,正是德國發力的好目標。不過大家暫時都沒有什麼直接介入的好借口,奧匈帝國因為塞爾維亞人失去了他們美麗的皇後,正是搶得先機的好機會。
“向塞爾維亞政府發出照會!”約瑟夫決定向塞爾維亞施壓,他看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心愛的老婆死也要死的有價值。
“我的孩子,拔出你的寶劍吧!對準塞爾維亞,徹底摧毀奧匈稱霸巴爾幹的唯一障礙。目前俄國國內困難較大,在遙遠的東方還麵臨著滿洲帝國的威脅,絕對無力插手巴爾幹問題。奧匈帝國利用這一有利形勢進攻塞爾維亞,絕對是上佳的選擇。在此我向你保證,假如俄國插手奧塞衝突,德國將全力援助奧匈帝國。”威廉一世發現大侄子態度不是很堅決,馬上又給他補了一劑強心針。
“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嗎?”約瑟夫本來已經準備幹了,但是威廉一世的推波助瀾,反而激起了他的疑心,他又把口風給收緊了。
“奧匈帝國皇後的遇害,完全是俄國和塞爾維亞大斯拉夫主義者直接鼓動的結果。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削弱我們的實力,分裂我們的帝國。如果我們容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就意味著我們的朝廷和我們的領土將長期遭受危險。你一定也認識到了奧塞之間矛盾的尖銳,想求得友好的解決已是不可能的了。隻要貝爾格萊德這種罪惡的煽動根源不受到懲罰,則所有歐洲君主國家的和平政策都將受到威脅。”威廉一世人老成精,忽悠約瑟夫的話都是一套一套的。
約瑟夫終於還是被威廉給說服了,戰爭好像是他泄憤和擴張帝國的最好辦法。奧匈帝國隨即向塞爾維亞遞交了措詞嚴厲的最後通牒:一、查封任何引起對奧匈帝國皇室憎恨和藐視的刊物;二、馬上取締民族自衛組織,並取締其他作反奧匈宣傳的組織;三、即時從教育團體及教學方法中,刪除任何會或可能會煽動反奧匈之宣傳的教學內容;四、革除軍部或行政部中被指進行反奧匈之宣傳的官員,而此等官員的名單由奧匈政府提供;五、接受與奧匈政府有關部門合作,在塞爾維亞鎮壓企圖顛覆奧匈帝國領土完整的活動;六、在奧國政府指定的有關部門之協助與指示下,采取法律行動,懲罰策劃或執行茜茜公主之刺殺事件的相關人士;七、保持合作,以有效措施遏製其境內的軍火走私;八、向奧匈解釋對其懷有敵意、在塞爾維亞境內或境外的塞爾維亞高級官員之言論;九、馬上采取以上措施,並告知奧匈帝國。除了第五條和第六條的條款,塞爾維亞政府接受了其他條款,原因是哪兩條違反了塞爾維亞的憲法,破壞了塞爾維亞的主權。對於塞爾維亞的回複,約瑟夫的反應是沒有回複,奧匈帝國已經開始了戰爭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