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清的抉擇(1 / 2)

奧匈帝國一開戰,英國就騎虎難下了,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實在是難題。放任奧匈帝國吞並塞爾維亞,必然導致德奧勢力大擴張,歐洲的局麵將徹底失控,俄、法兩國都不會同意。可若是限製奧匈帝國,便會引起歐洲的全麵對抗,英國便不得不對滿洲帝國退讓,讓滿洲帝國徹底做大獨霸亞洲,英國世界第一的位置必然易手。

英國上下都糾結啊!此時絕對是壓製滿洲帝國的最後機會,若是錯過了,滿洲帝國將龍吟東方,沒有人再有挑戰他們的能力。可是歐洲的局勢若是失控,俄、法作為頭號受害者絕不會同意,英國人將失去兩大助力。而且德國也會借機而起,英倫三島的根本重地,都將受到德國人的威脅。無論怎麼選擇,英國人都免不了肉疼。最好的選擇便是全麵開戰,把討厭的家夥們給一勺燴了,可惜滿洲帝國和德國都成長起來了,英國並沒有同時解決他們兩個的能力。英國的紳士們隻能頭疼,然後徹夜的開會,試圖想出一個能夠擺脫困境的辦法,而且最好是用政治手段而不是動兵。

英國人很煩,中國人其實也很煩,當然不是積極備戰的長春,而是總舉棋不定的北京。果興阿的全球攻略四處開花,英國人瞬間焦頭爛額,長春當然非常期待朝廷也能盡快投入到添亂大業當中來。可是一貫主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朝廷,實在是不想摻和這些爛事,他們看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夠了。幾次勸說都被太極拳給擋了回來,長春當即換了嘴裏,從若磨變成了硬泡。

大清早已經不是當年閉關自守萬事不求人的大清了,江南貿易區、山西-直隸經濟區、天津工業區,都需要滿洲方麵的幫助,大清的武備建設也需要果興阿搭手。如今大清的錢袋子、工業基礎、武裝力量,都離不開滿洲老弟,老弟一施壓大哥當時就抗不住了。更要命的是,大清現在正和法國人開戰,更加急需老弟的支援。所以麵對長春的頻頻施壓,慈禧和樞臣們全都如坐針氈,不能不考慮如何調整自己的態度。

“六爺,長春讓咱們支持奧西國對塞爾維亞國開戰的事,咱們也讓曾家大公子支持了,可是長春依舊不依不饒。老五又發了電文來,非要咱們宣布收回對東南亞各國的宗主權,這可是得罪英法兩國的大事,你看該如何是好呀!”高深莫測的七爺奕譞搞搞權謀鬥爭還行,真到了軍國大計他還真就不靈,慈禧單指望李鴻章可是覺得不托底,所有又把剛剛被趕回家的奕?給請了回來。

慈禧天資很高,不過也有不少的弱點,但是好老娘們能屈能伸這點,她做的可是非常的好。麵對再次歸來的奕?,慈禧的姿態放的非常的低,上次趕奕?回家的黑鍋,也被她很幹脆的丟給了妹夫兼小叔子奕譞。無論風向怎麼變,慈禧總是可以如魚得水,兩個小叔子輪著班替她背黑鍋,也算是人生的一種福氣。

“雲閑自立以來,征俄伐日,討哥戰英,數次大戰無往而不利,可謂是威震寰宇。黃海一戰,更是重創英夷遠東艦隊,列強無不震動。”奕?沒說正題,反而誇讚起了果興阿這些年的赫赫聲威。

“六爺的意思是……我們應當接受老五的建議,趁著英夷勢弱,法夷正在與我開戰,一舉收回東南亞各國?”李鴻章輕微的點了點頭,慈禧和奕譞等人卻是一頭霧水,隻能按著大概的方向猜了一下。

“黃海一戰英夷損失慘重,雲閑雖是勝了,但損失也不比英夷小太多。不過雙方均有餘力,英夷家底雄厚,雲閑也是潛力極大,他們都在厲兵秣馬,隨時準備全麵開戰。不過眼下兩邊都還沒準備好,一方麵積極整軍備戰,一方麵卻還需要一些時間還排兵布陣。英夷正忙於安定歐羅巴的後方,雲閑要設法牽製,南洋、西亞、南非、拉美,便都是雲閑運作的結果。如今雲閑一再要求朝廷收回東南亞各國的宗主權,其用意也是如此,希望朝廷當出頭鳥,替他給英夷製造麻煩。”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身在中樞的奕譞領著一幫駑馬天天研究也沒個結果,家裏蹲的奕?複出便馬上看清了前因後果。

“老五,想讓朝廷替他擋災?”慈禧可不想給人墊背,一聽說要讓自己當出頭鳥,當即便不爽了起來。

“擋災到不至於,雲閑是想讓朝廷分化一部分英夷的實力,但是真刀真槍的大場麵,肯定還是他們自己頂上去。”奕?覺得慈禧有些時候,似乎可能患有被迫害妄想症,人家爭奪世界老大的位置,咱們可能讓你去擋災呢!贏了之後,這世界老大的位置,是你的還是我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