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三二旅的穿插非常成功,關丹英軍瞬間陷入了被合圍的境地。激戰三天之後,彈盡糧絕的英軍不得不開城投降。占領關丹之後,滿洲軍前方便都是英軍的聚集區,不能再以兩線突進的辦法來完成攻勢,必須對半島中部的英軍完成打擊。李枝立即調按照計劃整了部署。
圖拉的第十一輕步兵師從關丹出發一路向西掃蕩,直接殺向吉隆坡與周浩的第十輕步兵師彙合。多羅的第十四騎兵師,則繞過吉隆坡向東南穿插,直取馬來亞南方前沿重鎮瓏賓。李枝直接則率領第三十二混成旅繼續前進,向瓏賓的北方屏障北根發起進攻。這一套東西對調,可以解決沿途的全部英軍,徹底粉碎英軍防線,避免英軍抄襲派遣軍後路,也可以將攻堅力量全部集中到吉隆坡一線。
派遣軍開始行動之後,除了北根的李枝和吉隆坡的周浩是在打陣地戰,其他人全部開始了瘋狂的迂回穿插作戰。馬來半島的中部聚集了大量的英軍,有從前線敗退下來的殘兵,也有從南方趕來增援的部隊。他們構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試圖穩固中部地區,帕爾西似乎有在半島中部地區建立根據地,堅持抗戰的意圖。這些人並非弱旅,裝備方麵除了缺少火炮之外,也挑不出什麼大毛病來,但是馬來半島的地形卻讓他們的防線支離破碎。圖拉和多羅的兩支部隊,又都有著非常好的機動能力,所以他們頻繁的使用迂回穿插戰術,不斷的從英軍背後發起攻擊,很快便瓦解了英軍的防線。進退失據的英軍殘部,不得不繼續向南方逃竄。
經過一個半月的突進,南洋派遣軍再次達成了他們的戰略構想,周浩、圖拉的西路軍攻陷了吉隆坡,李枝、多羅的東路軍也陳宮占領了瓏賓。同時因為英軍北線不斷抽調兵力,導致南方防線空虛,黃忠敏也成功突破了南線英軍的防線,成功的在瓏賓和李枝會師了。十萬英軍殘部,全部被壓縮到了森美蘭,而且陷入了滿洲軍吉隆坡、瓏賓、馬六甲的三線合圍之中。
英軍的生存空間被極大的壓縮了,即便澳大利亞的一個師和一個半英軍師還有一定的戰鬥力,但帕爾西還不得不麵對補給斷絕的困難。英軍在森美蘭陷入了困守,印度和緬甸的增援,是他們目前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東西。倫敦已經獲悉了馬來亞的戰事,可是如何挽救被困的帕爾西,倫敦的威廉內閣也是一籌莫展。
滿洲軍一直以來的隱忍,讓威廉內閣有了錯誤的判斷,他們覺得果興阿不會主動發起進攻,英軍依舊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馬來亞突然燃起的戰火,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他們之前的調兵遣將,都是在規劃在東南亞發起攻勢,根本沒有想到過馬來亞會後院起火。威廉內閣當然不能放任馬來亞淪陷,若是失去了馬來亞,馬六甲海峽將徹底淪入滿洲軍的控製,北太平洋將成為滿洲帝國的內海。出現這樣的結果,不但香港將會徹底成為孤島,英軍的後續攻勢無法展開,法國在東南亞的一切也都將成為棄子。
為了挽救馬來亞的帕爾西,英軍再次出動了東印度艦隊,並且運載了兩個印度師的兵力,準備跨海增援馬來亞。而且英軍軍方給出了一個非常天才的計劃,他們準備讓這兩個印度師在滿洲軍後方的檳城登陸,從後方對滿洲軍發起進攻。多羅的西路軍發起第一波攻勢時,為了加快行軍速度,並沒有處理靠海的檳城,檳城目前是個三不管地帶,英軍的計劃的確有很大成功的可能。
然而東印度艦隊剛一靠近馬六甲海峽外圍,便遭到了滿洲海軍南洋艦隊的攔截。東印度艦隊近年來增添了大量艦船,戰力已經得到了極大的增強,可是剛剛組建起來的南洋艦隊戰鬥序列更是奢華,足有十二艘海狼級驅逐艦、八艘海虎級重巡洋艦,大敗遠東艦隊的兩艘主力蠻鯨級戰列巡洋艦猿聲號和曉夢號也全部在列。東印度艦隊司令戴維斯,很明智的放棄了接戰的打算,率領艦隊全速後撤返航。可惜他忘了一件事,滿洲海軍稱雄太平洋的絕技不是他們巨大的噸位,而是他們飛魚一樣的航速。
東印度艦隊退走,南洋艦隊卻並不準備放過他們,兩國已經開戰根本沒什麼好顧忌的。新上任的南洋艦隊司令鄺廣仁也不是一個喜歡容讓的人,當即下達了全軍追擊的命令。南洋艦隊各艦的航速比東印度艦隊的航速快了一半還帶拐彎,東印度艦隊怎麼可能逃得掉,所以一個半小時之後他們便被輕易的追上,然不得不開始一場慘烈的廝殺。雙方激戰四個小時,東印度艦隊才算擺脫了敵人,可是他們已經沉沒了三艘巡洋艦,而且足足有七艘運輸船被敵人擊沉。戴維帶著艦隊出門溜達了一圈,回家便成了殘廢,他帶出去的兩個師,更是隻回來了三個旅,其他人全部葬身魚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