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八星捧日旗(2 / 2)

果興阿不懂美術設計,自己當然畫不出好看的旗幟來,但是果興阿可以抄啊!有著濃濃愛國情操的果興阿,當然要在中國的旗幟裏做選擇,但是古代旗幟都是動物或者神獸圖案,製作過於麻煩,所以果興阿的選定範圍,就放在了清朝滅亡後中國出現的各種旗幟上。

五色旗實在太難看,十八星旗也感覺不大,所以果興阿的選擇重點就放在了青天白日旗和五星紅旗上。寓意和美觀度上青天白日旗更好一些,但是果興阿畢竟是生長在五星紅旗下的,而且原樣照抄也有些過份,所以果興阿選擇了綜合兩麵旗幟。旗幟用紅色底色,保留青天白日的基本圖樣,然後四周加上八顆小金星,果興阿起了還算湊合的名字,八星捧日旗。

寓意上當然依舊是,願朝陽長照我土,不忘烈士獻血滿地,為中國打出一個青天白日的朗朗乾坤。八顆小星一是代表目前果興阿手裏的八千人馬,二是代表著中國漢、滿、蒙、回、藏、壯、苗、土等八個果興阿能想起來的主要民族。象征著軍隊和各民族人民,圍繞著青天白日的朗朗青天目標共同努力。

比起文龍畫風來,太陽和星星就好弄了許多,生產的成本也大大的降低了。而且部隊旗號簡單便於辨識,一支作戰部隊一麵旗,隱蔽和行軍上也方便了許多。除了旗語溝通之外,原本複雜的傳令旗號全部取消,一律用旗語和號聲代替。

改旗幟的同時也要改衣服,大批的新兵當然要發衣服,果興阿可是非常注意部隊的統一性的。不過原來的清軍服侍實在是太low了,看慣了英武不凡的解放軍的果興阿一直接受不了,而且行動起來也不便捷。雖然之前曾經通過收緊腰身的方式處理過一次,不過並不徹底,三米長的褲腰帶之類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全做西式軍裝,一是大夥兒都接受不了,二也找不到會做的人。所以果興阿自己做起了服裝設計師,自己親自操刀,在原有服侍的基礎上開始了魔改。第一個要改的就是腰帶,三米長的布條子這種事絕對不允許,一律改為帆布腰帶和皮質武裝帶。這兩個都非常好辦,因為清朝原來就有類似的東西,不過都是用來捆馬的,改一下就能用。

改了腰帶自然要改褲子,果興阿一直覺得古代的褲子像個口袋一樣,褲腿和褲腰都歸於肥大了。所以一律都要改小改短,一是節省了布料,二也不會再有褲襠裏藏東西的怪事。但嚐試卻並不成功,改來改去卻弄成了個四不像,還不如不改。一時氣氛的果興阿直接改成了西褲的樣式,反正褲子這東西,中西的差異並不大。沒有拉鏈,果興阿直接用扣子來代替,果興阿前世小時候的姥姥給做的棉褲就都是這個套路。

衣服上果興阿直接去掉了馬褂和馬蹄袖,這倆都沒什麼實際的意義,穿著就是累贅。這裏又不是東北,根本沒那麼冷,所以也用不著馬蹄袖來給手防寒,騎兵也用不著馬褂來抵禦寒風。

果興阿實在不是幹裁縫的料,剩下的長衫他研究了好久,也沒發現什麼可改的地方。如果也像褲子一樣換成西式上衣,眾將們肯定不同意,果興阿總是穿西式軍服他們都不順眼,讓他們穿更是勢必登天還難。

果興阿能做的,也隻能是盡最大的努力縮減腰身,讓衣服更瘦更挺拔,同時把扣子都隱藏在對襟裏麵,以免刮到武器和雜務。再有就是加肩章,以往區別官職身份的紅扣子有些不合時宜了,總不能讓營級以上幹部都胸口都是一排大紅扣,所以果興阿開始推廣軍銜肩章,這也是以後早晚都要實施的。

目前是初步試行,所以果興阿沒有全麵推廣軍銜,而是能區分身份就好。為了節省成本,士兵無肩章,班長為無圖案肩章,排長為一星,連長為兩星,營長三星,團長一杠一星。果興阿自己給自己搞了一個肩章,金底上鑲嵌了一顆金星,過了一把自封少將的癮。

成品做出來之後,果興阿還算滿意,看上去和黑客帝國裏尼奧的那身衣服非常像,不過是皮鞋換成了皮靴,頭上多了個纓帽。當然基層士兵沒這麼帥,他們上半身還行,下半身卻和土八路一樣,從皮靴變成了綁腿和布鞋。

雖然眾人的傳統意識還都很強,但是衣物好看了,穿上精神了,是誰都看得出來的。換上了新衣服的眾將都是非常的開心,果興阿也脫下了不太合身的西式軍服,換上了自己設計的這一身。

果興阿愉快的揮霍著空閑的時光,一陣風雨卻把戰雲吹到了大清的北方國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