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四日,聯軍兵進天津,直隸總督恒福出城相迎,天津宣告淪陷。朝廷再次派出了議和小能手桂良,赴天津與聯軍議和。誰都知道去天津議和,洋鬼子肯定要獅子大開口,但是大清不被宰這一刀也不行了,南邊天平天國這次是真的玩大了。李秀成占領了蘇州不說,八月十八日已經攜大敗洋槍隊之威進逼上海。大清必須把手頭的力量都投到南方去,保住江南半壁財賦重地,北邊對付洋鬼子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桂良趕到天津之前,英國公使額爾金和法國公使葛羅在郊外遇到了一個有趣的中國老人。老人長得有些肥胖,穿著非常的奢華,而且非常的有禮貌,給人的感覺是那樣的溫文爾雅。老人似乎曾參加過某種特殊的考試,並獲得了什麼特別的榮譽,雖然老人竭力的彰顯著,不過額爾金兩人並不懂。
老人告訴二人,對於這次貴國好好教訓了官兵一次的事,百姓們都很高興。官兵欺壓百姓,全國百姓都叫苦不迭,早就盼著能有人出來解民於倒懸了。而且這次為了防範聯軍的攻擊,官府還強迫百姓修要塞,勒索百姓家裏的財物。老人深信你們來隻是為了通商,這是對兩國都有利的,百姓都會支持你們。老人還鼓動說,既然聯軍已經在戰場上獲勝,就要維持這來之不易地區的統治權。更希望他們輕徭薄賦,善待治下的百姓,隻要百姓們歸心了,他們甚至可以成為這個國家新的統治者。
所以見到桂良之前,兩個人一直在感慨中國人國家意識的薄弱,同時很好奇這位老年紳士為什麼會邀請外國人來統治他的國家。因為大家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所以兩人永遠也無法理解老人的想法。老人從來沒想過,這些好不容易打進中國的洋鬼子,會和政府談一談就走,誰會那麼傻!所謂通商不過是糊弄鬼的話,爭天下才是真的,這中原大地的花花世界億兆子民,誰會不動心呢?所以老人才會站出來,他做的事有個特別的叫法,叫做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額爾金兩人也沒看到老人眼裏的渴求,新朝新氣象,但也要用前朝老臣來安撫人心,老人就是前朝沒啥人認識的老臣。他非常想被二位洋鬼子大人用一用,哪怕是管一個縣也好,不過兩位洋鬼子大人完全沒聽懂老人的弦外之音。
桂良趕到天津之後,在直隸總督衙門,雙方展開了非常不友好的會談。額爾金二人的把去年的天津條約又背了一遍,同時要求增加賠款並開天津為通商口岸,兩國的使者還要各自帶一個營的兵力入京換約,而且還得有一批先遣部隊進京物色住處。
接受天津條約桂良還可以定,但是帶兵進京等條件可就不是他能做主的了,隻能上奏鹹豐皇帝。這下可比當麵罵鹹豐是瘸子還讓鹹豐難受,他最痛恨的就是洋人入京換約這一條款,如果不是因為皇帝不想見洋人,鴉片戰爭根本就打不起來。四年之前鴉片戰爭的起點,就是各國公使要求見皇帝,而皇帝死活不肯見他們。鹹豐的世界裏絕對不允許出現一個洋人,置宗藩尊卑於不顧的事情絕對不能發生。
所以桂良接到了“不準以顧大局為詞,再行瀆請”的嚴厲訓斥,同時鹹豐要求“務令該夷先將兵船馬隊全行退出海口,並不準多帶從人,方準來京。”。鹹豐皇帝隻接受夷人的朝拜,絕對不會去和他們談判。
裏外不是人的桂良隻得找美國公使幫忙溝通,美國人再次不置可否,他也受夠了中國人這種奇怪的幽默。英法聯軍登陸北塘的哪天,直隸總督恒福就找他幽過這麼一默,在恒福的構想裏,好像隻要英法接受由北塘進京換約,就能把這一年多的戰事一筆勾銷。現在桂良又來這一套,人家都兵臨城下了,你們打又打不過,怎麼還這麼多事。
在桂良的各種推搪之中,談判又搞了一天。額爾金和葛羅也發現了,桂良就是在磨洋工,他根本就做不了主,一切都要等北京的皇帝決定。
“桂良先生,您的欽差身份似乎有些名不副實,一切都要皇帝陛下來決定。與其我們在這裏無聊的等待,浪費各位寶貴的時間,不如我們進北京去找皇帝陛下吧!”額爾金早就不耐煩了,他在英國議會的待遇和僧格林沁差不多,他也快被罵得自殺了。
“你們去不了北京!”桂良上了年歲一時思路沒跟上。
“我們有足夠的優秀的士兵,他們會送我們去的!”葛羅非常紳士的對桂良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