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近四千洋鬼子的人頭在手,果興阿也不急著去表現了,這些醜陋的首級,已經讓足以讓果興阿變成為戰後大清最耀眼的將星。大軍要休整,果興阿卻不想閑著,他要去正麵戰場看看。一來是看看僧格林沁還有沒有挽救一下的可能,二來要觀察一下聯軍陣戰的實際情況。誰也說不準以後果興阿還會不會再戰聯軍,畢竟不是每次都能偷襲到人家的,硬碰硬就要有些準備。所以果興阿帶著警衛排,又調了一百偵察營的精銳,一起偷偷的跑到了張家灣,偷窺起了戰場的情況。
“這他媽的幹什麼呢?”觀察了僧格林沁的布防之後,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亂。
僧格林沁的督師行營,設在了通州與張家灣之間的郭家墳。由他統帥的馬步兵一萬七千餘人,駐守於張家灣至八裏橋一線,扼守通往通州及京師廣渠門的大路。副都統格繃額帶馬隊三千人駐守於張家灣東麵和南麵,署直隸提督成保率綠營兵四千人防守通州;禮部尚書瑞麟率領京營一萬及副都統伊勒東阿督帶馬步兵四千防守八裏橋,作為僧格林沁軍的後援。此外張家灣西南也有約兩千人,以防敵軍直接西進,繞過僧格林沁的防線,直指京師。副都統勝保也統帥京營五千人,駐守齊化門以東的定福莊,以便聲援僧格林沁和瑞麟。
僧格林沁這番部署,攻不攻守不守,戰力不等的部隊都混在一起,實在讓人看不明白他想幹什麼。雖然撤出了張家灣鎮,但是周邊還莫名其妙的留有數千部隊。主力在後,肯定不是讓這些人和聯軍決戰的,但張家灣都放棄了,還留下這些人有什麼用,還不如收縮兵力。而且清軍雖然部隊數量不少,但是分散的到處都是,根本不能行程有效的戰力。這個處處設防的陣形裏,還暗含著一個掎角之勢的攻勢,僧格林沁好像還指望四千綠營能給聯軍來個意外驚喜。
“張家灣一帶的地勢不利於騎兵衝殺,所以僧王才讓了出來!”皮潤民可是當過總軍師的人,行軍布陣多少也懂一點。
“那留下這些人,想幹什麼?這不進不退的是幾個意思,還想偷襲一下!”果興阿對於古代軍陣一直都不懂。
“僧王怕是顧忌洋鬼子分兵進襲京師,想拖著他們走!”皮潤民還是有些眼光的。
“聯軍明顯沒有搞分兵奇襲的意思嘛!他們一共就那麼點人,怎麼可能分兵!”果興阿對於這點是非常確定的,曆史上聯軍就是一路直闖北京的,現在多了自己他們更不敢分兵了,小股部隊可是很可能被果興阿吃掉的。
“東翁,這裏是京畿禁地啊!僧王什麼都不做就退後幾十裏,朝野的議論,他怎麼受得住。”皮潤民一副過來人的表情看著果興阿,其實什麼誘敵之類都是樣子而已,關鍵是不比劃一下沒法交代。
“郭家墳!僧格林沁是想在郭家墳決戰!”想明白了這一點,果興阿在看僧格林沁的布防就豁然開朗了。
清軍的部隊看上去零零碎碎的到處都是,實際上卻有一個中心點,那就是僧格林沁的督師行營所在郭家墳。各部清軍距離郭家墳都不遠,而且剛好可以從西北、正東、正南等幾個方向支援郭家墳,或者說合圍郭家墳附近和僧格林沁主力交戰的聯軍。如果僧格林沁的這個構想能夠實現的話,就算依舊是戰敗,聯軍也絕對好受不了。
其實曆史上僧格林沁也大體就是這麼個陣形,不過所謂的戰略構想根本就沒實現過,曆史上很少提及郭家墳,有也隻是寥寥數筆而已,人們記住的都是八裏橋的慘敗。果興阿也隻知道八裏橋,連通州他都沒啥印象,他還以為這是他改變了曆史,僧格林沁搞出來的新戰術呢!
“報告,大人,聯軍動了!”偵察兵帶回了聯軍的動向。
九月二十七日中午,蒙托邦的忠實跟班米切爾手少將,指揮著女王龍騎兵衛隊、兩個錫克騎兵團,兩個半炮兵團、第二女王衛隊、第十五旁遮普團,海軍陸戰隊和步兵第九十九團等,四千餘名英軍和四千法軍,離開之前談判時允許他們進駐的五裏點,開始向張家灣進軍。
趴在草窠子裏用望遠鏡看著,經過拿破侖戰爭,非洲戰爭和印度戰爭洗禮,技戰術已非常成熟的近代軍隊。雖然剛剛見識了僧格林沁作為名將的巧妙安排,但果興阿還是由衷的覺得僧格林沁夠嗆,懟上這樣的強軍,自己其實也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