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防禦思想(2 / 2)

縱深防禦的意圖則是最大限度地增加敵軍占領和推進的困難,從而消耗敵人的銳氣,以縱深來達到疲勞敵軍的目的。不過縱深防禦是一種最無奈的選擇,是以空間換時間,這種打法很容易把自己的防區打成一個破瓦窯。選擇縱深防禦往往是無奈之舉,雖然有可能最終擊敗敵軍,但其慘烈程度往往最終得到的也隻是一片亟待修複的廢墟,所以縱深防禦即便成功也通常損失慘重。僧格林沁從天津一路打到北京,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縱深防禦,如果他連北京城也可以扔了的話,覺得可以耗死聯軍。不過要付出的代價也是顯而易見,圓明園要燒一燒,紫禁城估計也要點一把火,沿途的老百姓也要倒大黴。

彈性防禦究其實質,其實是縱深防禦和前沿防禦相輔相成的混合防禦模式。其意圖是在一定的彈性空間裏,依托後方的物資與人員支撐,於運動中撲捉戰機,並最終擊敗入侵敵人的戰略思想。彈性防禦既可以是戰略上的,也可以是戰術上的。果興阿從天津開始,一路不斷的消磨聯軍力量,就是一種彈性防禦,不過與果興阿配合的僧格林沁等部清軍,實在是太過失敗,導致整個防禦進程也非常的失敗。戰術上則可以應用在陣地防守上,主力堅守主陣地,其他各部靈活機動,將敵軍所死在陣地之內。守軍可以在內線集中相對優勢的兵力,逐個擊破敵人幾個並進的集群,也可以憑對地形的熟悉,隱伏一定兵力,或派出一支部隊迂回於敵軍的側後,配合正麵的大部隊同時前後夾擊。還可以作大幅度的退卻,拉長敵軍的陣線然後再加以襲擊,削弱敵軍整體戰鬥力,然後集中兵力進行決戰。

三種防禦思想相輔相成,其實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如果敵軍成功突破前沿防禦,而己方無法堵截缺口,就可能導致防線的全線崩潰。所以當前沿防禦失敗時,彈性防禦則成為必然選擇,而縱深防禦則是連彈性防禦都失敗後的最後也是最無奈的選擇。僧格林沁和果興阿就把這三種思路都用了個便,先是僧格林沁在天津前沿防禦,然後從天津到通州,兩部一起進行彈性防禦,最後僧格林沁所部清軍大敗,隻能退到北京城下進行縱深防禦。當然因為僧格林沁所部一敗再敗,三種防禦其實已經全部失敗,果興阿也隻能成為了看園子的保安隊長。

因為果興阿擔心聯軍主力全部壓過來,固安軍會陷入和聯軍拚消耗的決戰,所以他命令各部一律采取陣地彈性防禦。不計一園一地的得失,利用三山五園周邊巨大的縱深空間,與聯軍拉開了打。在運動中消耗聯軍有生力量,直到把聯軍的補給線拖垮,把聯軍的主力消耗殆盡,再進行最後的決戰。

畢雲濤正是秉承了果興阿的這一思想,而且還進行了該思想的中國傳統化革新。他在自己一團的防禦的萬泉河、海澱鎮、暢春園一線,設置了幾個防禦要點,然後其他的部隊全部在簡易陣地內靈活機動,形成了一個以防禦要點為陣眼的巨型八卦陣。機動部隊按照陣法運行運動,英軍攻擊部隊僅僅能占領部分建議陣地,然後便陷入了八卦陣中。

所謂八卦陣,簡單來說是一種步卒應對騎兵衝擊的手段。陣法的變化,實際是在敵方騎兵衝擊時,有意識地在戰線的某些位置讓出真空,引誘騎方下意識地集中向這些路線行進。待其殺入陣中之後,我陣雖破卻不散,一路上在兩邊集結固守,讓出前方空間任由敵人衝刺。陣勢的核心在於,這種路徑可以事先確定,通過有意識地引導,讓對方本來是戰陣兩端的直線衝殺,變成我方主導下的,在陣內的環型路線連續不斷地接觸。敵軍騎兵將陷入,我方無窮無盡的步兵阻擊,將會逐步消耗騎兵的氣勢和體力,隨著時間的推移,陣內的敵軍最終會被逐漸消耗一空。

稍加變化的八卦陣,正與果興阿彈性防禦的思路一致。有意識的讓出的陣地,便是八卦陣中的真空地帶,陣法的運動則成為了迂回穿插。攻入固安軍防線的英軍,實際上便成為了八卦陣的甕中之鱉。

“兵力不對頭啊!”海澱鎮主陣地上的畢雲濤舉著望遠鏡觀察了半天,發現英軍的兵力並沒有他預計的那樣雄厚。

“來多少,先幹多少吧!早晚都是這麼回事,咬一口是一口!”阿克敦也覺得開始的判斷有誤,不過果興阿的要求就是盡量多的弄死洋鬼子,先弄一批是一批。

“也對,把那些將軍請出來吧!”畢雲濤得意的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