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爺,您過慮了!果興阿是絕對忠於您的,奏折裏不過是一些小事罷了。”肅順和杜翰完全沒有鹹豐等人的心急如焚,反而是一臉的輕鬆。
“怎麼說!”鹹豐有點反感肅順的態度,而且肅順一貫在禦前為果興阿美言,鹹豐也擔心肅順因私廢公。
“果興阿與六爺不睦,這是誰都知道的事,就算為了大局他們兩個一時攪和到了一起,怕也相處不來。”肅順還真不是為果興阿說話,朝野軼聞幾乎誰都知道,果興阿和恭親王不是一條線上的人。
“他一個小小參領,怎麼和老六扯得上關係?”鹹豐現在滿腦子都是擔心奕欣篡位,以往的小事自然是記不得了。
“萬歲爺,您忘了,果興阿第一次給您上的奏折,不就是告的六爺的刁狀。就算六爺大人不計小人過,果興阿怕是心中也不安,怎麼會和六爺搞到一起去!”肅順翻出了一年多以前的一件小事,奕欣為這個事還被鹹豐罰了閉門思過。
“陳年往事了,當時果興阿還不過麾下百人的小小佐領,如今坐擁上萬雄兵,時移勢易,可難說的很!”鹹豐可不會因為這點誰告過誰的小事,放下對於果興阿的戒心。
“萬歲爺放心,臣在京中的門生已有消息傳來,果興阿雖然與六爺共同籌劃了和局,但是兩人的關係並不融洽。果興阿剛進京就和六爺起了衝突,先是果興阿扣押了勝保,然後六爺又派人去鎖拿果興阿,鬧得不亦樂乎。若不是果興阿部隊在六爺的麵前大敗了洋人,估計兩人所部在京中都可能動武。而且果興阿還當眾指責六爺劫奪地方兵權有不臣之心,聲稱自己僅奉皇上聖旨,不遵親王手諭。若不是洋人當時兵臨城下,兩人還不知要鬧成什麼樣子。後來議和果興阿與六爺也多有衝突,對英法議和之時,果興阿就當堂推翻了六爺的各種成議,很是落了六爺的麵子。在恭王府商議對俄合約之時,兩人吵的更加厲害,連桂良都差點被果興阿給打了。後來六爺提議給果興阿封賞,果興阿是接受了六爺勞軍的五十萬兩,還對六爺跪拜了。但六爺提出給果興阿加封官爵之後,兩人又鬧了起來,果興阿直指六爺以朝廷名爵私相授受,然後就拂袖而去。剛剛雨亭提及的果興阿參奏六爺一事不過是陳年舊事,知道詳情的人也不是特別多,且當時兩人身份懸殊,怎麼會傳出兩人不睦的傳言。真正把兩人不睦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的,正是此次兩人在京共主和局,連場的好戲看得在京官員目不暇接。”杜翰來了個一錘定音,果興阿和奕欣在京是鬧了一場又一場,次次都是一堆看熱鬧的官員,消息自然傳的到處都是。
“那老六為什麼在奏折中大肆為果興阿表功,而且還要為果興阿從重請賞!”鹹豐聽了杜翰的分說,心中安穩了不少,但是終歸還是有些疑慮。
“流水雖無情,落花終有意。”懿貴妃按照皮潤民設計好的路子,猜出了一個果興阿很需要的答案。
“六爺一招好棋啊!”肅順沉思了一會,也想到了皮潤民當初設計的點上。
“怎麼說!”鹹豐最受不了別人打啞謎。
“果興阿雖然心懷忠義,但是六爺的拉攏也沒放鬆過,這次的奏折便是六爺的一步高招。奏折是明發的,果興阿必然會看到,他幾次衝撞六爺,六爺還肯為他表功,果興阿難免會感佩六爺的氣度。而萬歲爺無論如何處置,六爺都大占便宜。萬歲爺依照六爺所請,果興阿的官爵便等於是出自六爺的提攜,必然要感激六爺,便有倒向六爺的可能。萬歲爺若是不允或封賞的低了,果興阿怕要心生怨懟,六爺再頻頻撫慰,果興阿也會難免動搖。”懿貴妃的分析可謂一針見血,隻是不知這一切的背後都有高人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