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搞到這種不可收拾的局麵,果興阿和鹹豐都有責任,他倆都不是合格的政治家,才在處理問題的時候都走了極端,把小事給生生弄成了大事。
鹹豐雖然很想做一個有道明君,但是他的才能和性格,注定了他幹不了這樣的事。就如果興阿收留皮潤民等叛逆一事,如果奕欣是皇帝,就絕不會采取抓捕果興阿這麼極端的方式來處理,曆朝曆代的有道之君也都沒有這麼幹的。果興阿不是一般的官員,他是手握重兵的將領,而且這支部隊還是他一手打造的,軍隊與果興阿之間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冒冒失失的抓了果興阿,他麾下的部隊怎麼可能不鬧事。宋高宗素來沒有好名聲,但是抓嶽飛的時候,他可沒有這麼冒失的舉動。可是籌劃了許久,分期分批的打散了嶽家軍,又冷卻了好一陣敢動手抓人的。自詡為明君的鹹豐,卻準備不管固安軍直接對果興阿動手,而且還是在固安軍就駐紮在他隔壁的時候。當然也不是沒人這麼幹過,亡國之君二百五崇禎就忍無可忍了一回,抓了帶兵的文官“疑似帶路黨”袁崇煥。袁崇煥的部下祖大壽雖然沒有作亂,但卻直接把北京和崇禎都扔給了敵人,自己帶著嫡係就跑了,要不是還有個老長官孫承宗善後,後果肯定非常刺激。
假如是奕欣在位,他肯定不會因為皮潤民等事怪罪果興阿,甚至會赦免皮潤民等人,然後好言安撫果興阿,之後再將果興阿從身邊調離。等自己安全了,再慢慢詳查皮潤民等人謀反的情事,並逐步分解果興阿的兵權。等到果興阿的雄兵被分散的到一定程度,再以明升暗降徹底剝奪果興阿的兵權。冷卻一段時間之後,再徹底將果興阿束之高閣,或者以雷霆之勢拿下問罪。實在搞不定果興阿的兵權,也會先將他調到一個犄角旮旯的地方,然後再以舉國之力收拾他,起碼不會在自己有危險的情況下和果興阿翻臉。
鹹豐自身能力有限,天分比較一般,所以在麵對突發事件容易手足無措。他又是個急性子,在驚慌中產生的羞憤,非常容易讓他不計後果的選擇了任性亂來,如同當年一時衝動誅殺柏葰。如果鹹豐不是皇帝,他肯定不會有這麼激烈的反應,正是因為他特殊的身份,讓他對果興阿無比的憤恨。作為一個中人之姿的皇帝,鹹豐認為果興阿應該從一出生就感激他,能夠如入朝為官更是要對他感激涕零,屢次被他獎賞提拔更是要銘感五內。作為對他恩情的回報,果興阿應該全心全意的為他服務,任勞任怨不能有任何的怨言。能夠幸福的生存在鹹豐治下的果興阿,居然和天靈喪盡的反賊有瓜葛,就是十惡不赦,就是泯滅了人性,就該千刀萬剮。
鹹豐亂來是因為能力、認識、性格等多重因素,果興阿亂來則是單純的性格問題,果興阿如果不是穿越眾,其實事情也不會激化到這種程度。假如果興阿是想像賽尚阿等人一樣的土生土長的大清土著,束手就擒的問題都不會發生,因為就算果興阿沒有在第一次見皮潤民等人的時候幹掉他們,也覺對不會重用他們,帶著他們幾個要犯招搖過市。就算是像肅順、皮潤民這一類的人,果興阿也會乖乖的進宮,然後利用奕欣牽製鹹豐,再通過自己的部屬給鹹豐施加壓力,博取自己被釋放並再次任用的機會。
但果興阿畢竟不是沒有接受過係統的封建禮教洗禮,對鹹豐的敬畏非常有限,而且現代人的思維模式,也讓他絕對不會把自己的生死交到鹹豐手裏,哪怕是一秒鍾。當得知自己的性命存在風險之後,深信政權是在槍杆子中取得的果興阿,毫無猶豫的選擇了武裝對抗。隻有身邊有兵,手裏有槍,才會讓果興阿覺得安全。
政治是各方利益訴求的意見交換與妥協,不過鹹豐和果興阿都不懂這些,他們都沒有擇妥協和隱忍,都決定用武力來解決問題,然後雙方都陷入了騎虎難下的窘境。因為擔心鹹豐跑了,然後產生更讓人為難的後果,在皮潤民的建議下,果興阿先調兵控製住了朝廷的大軍。但是雖然果興阿在戰術占據了絕對優勢,但如何與鹹豐和解卻依舊是無解的難題。懿貴妃帶著榮祿進入果興阿大營的時候,果興阿還在帶著一幫通緝犯糾結。
關注公眾號:清香書城,領免費看書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