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笑到最後的人(2 / 2)

“怎麼會?”果興阿的某些觀念還是很頑固的,比如西太後不是善茬。

“八大臣是大行皇帝的嫡係班底,兩宮太後代表了大行皇帝的正統傳承,他們本來就是一回事。用軍門的話說,就是一個大派係裏麵的兩個小分支,雖有差異,卻是出自同源的。”皮潤民開始分析八大臣和兩宮的出身。

肅順等八大臣都是鹹豐的心腹,一直跟著鹹豐混了十一年的老部下,是鹹豐一係的中堅力量。兩宮和嗣皇帝則是鹹豐的老婆孩子,代表著鹹豐的傳承,他們是鹹豐一係的新一代領導。兩宮和八大臣都是鹹豐一係的力量,不過一內一外而已,說道根上都是出自鹹豐的政治力量。

“肅六哥和西邊的都是要強的人,一山難容二虎也是有的!”果興阿覺得肅順和西太後掐起來是很正常的,兩個人的性格極端的不合。

“性情不容又有什麼關係,他們就算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眼下也隻能合衷共濟。八大臣有權無名,兩宮在朝中毫無根基,他們離開了對方都無法控製朝廷,北京又有恭親王虎視眈眈,他們不擰成一股繩如何能夠生存。”皮潤民指出了八大臣與兩宮相互依存的關係。

“會不會是兩宮一時興起?”雖然皮潤民說道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果興阿覺得還是有點偏頗。

“斷然不會!世人皆言肅中堂跋扈,但在學生看來,卻是言過其實了。八大臣是與兩宮談了四日,但是結果如何呢?用人示獎之權具歸於兩宮,既可以看折子,又能召見軍機,且可以朱印代筆,與垂簾聽政所不同者,唯召見外臣而已。肅順等人已經是退到了最後一步,再退一步便是違背祖製的大忌——後宮直接幹政了。”皮潤民覺得兩宮與八大臣之間的“四日密議”,八大臣這邊是輸的就剩下一條遮羞的底褲了。

“八大臣已經退入到如此地步,兩宮的人心再是不足,也斷然不會有那樣的言語。而且就算換了其他人來輔政,也斷然不會如八大臣這般退讓。朝臣之中唯一可以與八大臣勢力抗衡的人,便是恭親王一係,其他人都不值一提。但是恭親王是誰,那可是大行皇帝日夜提防了十年的死敵。兩宮怎麼會輕易拋下大行皇帝留下的班底,轉頭去找大行皇帝的敵人呢!而且還是托了七爺的關係,上杆子的去求人家,簡直是匪夷所思。更何況恭親王絕對不會比八大臣對兩宮更好,而且一旦恭親王解決了八大臣,連幼主的帝位能不能保全都是未知之數,兩宮豈會自尋死路。”鄒德歸連連點頭,順著皮潤民的思路想出了更多的理由。

果興阿也是連連點頭,皮潤民說的很有道理,除了不能召見外臣培植自己的勢力,兩宮的權限已經與垂簾無疑了。四日密議不僅是雙方的第一次正式博弈,八大臣也在博弈中正明了自己對於皇權的絕對忠誠,他們除了保證自己的根基之外,把大權都獻於了兩宮。當初的所謂“讚襄一切政務”,也真的變成了讚襄而已。

“兩宮旗開得勝,正是與八大臣相得甚歡的時候,怎麼會與七爺夫婦說那樣的話!必然是七爺肆意胡言,不過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圖謀,卻是實在想不出來了。”皮潤民最後還是搖起了頭。

果興阿沒再說話,不過他想到了一件隻有他知道事,七爺奕譞好像是道光的兒子裏最後的贏家。道光的大阿哥奕緯因為不好好學習還威脅老師,被道光一腳給踢死了,除了早喪的,大體上是剩下四個,分別是鹹豐、五爺亦誴、六爺奕欣、七爺奕譞。五爺奕誴為人仗義,但是有些放蕩不羈也無心政治,活的就是個逍遙自在。剩下的三位裏,鹹豐運氣好做了皇帝,奕欣有才了一百多年,被人同情了一百多年,但最後也就是個有才華的王爺。

一直好像庸庸碌碌的七爺奕譞,卻笑到了最後,他沒有四哥出來混的早,也沒有六哥的能力才幹,但是他卻很會生孩子。同治一死,鹹豐一係就斷絕了。奕欣自己有才幹,兒子卻也普通,並沒有如何出彩。而奕譞就不同了,光緒是他的兒子,期末攝政王載灃也是他兒子,溥儀是他的孫子。大清最後的帝係實在是奕譞的手裏,雖然大清亡了國,但奕譞笑道了最後可能他僅僅是憑借運氣而已,但是誰又敢輕視一個兒子孫子都是皇帝的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