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興阿本來就對奕欣有好感,肅順天天在他耳邊叫囂,果興阿對於殺不殺奕欣,心裏其實還是有些含糊的。之前不能接受奕欣的提議,果興阿僅是舍不得出賣肅順而已。這次不用殺奕欣,也不用殺肅順,自己還可以直接主持大清的一切政務,實在是美的不能再美了。
寶鋆的態度就沒有安德海好了,奕欣給肅順開出的條件也很一般。僅僅是肅順和杜翰等人複職而已,至於載垣和端華的仇恨,則提都沒提,奕欣僅僅是寬大了肅順而已。同時他要求肅順正式開始與朝廷談判,全麵實現停火,並且在戰後將果興阿排斥於朝廷之外。麵對這樣的條件,文煜等人都迷茫了,這是誰兵臨城下,誰走投無路啊!奕欣怎麼到了這個時候,還敢這麼強硬。
寶鋆沒有回答肅順等人的任何問題,隻是給出了條件,然後留下了一句話,便飄然而去。
“果興阿若入樞廷,天下誰人可製?二十年後主神器者,複為同治天子乎?”
麵對寶鋆離去的背影,肅順久久無語,他知道寶鋆說的對。無論自己怎麼自信,隻要果興阿帶著他的固安軍進了京畿,早晚有一天自己也會壓不住果興阿,果興阿遲早會成為曹操、王莽一樣的人。可能是二十年,也可能隻需要十年,要改革一切的果興阿,就會把皇帝一起革掉,天下將變成葉赫那拉氏的天下。
與上次虛偽的拒絕不同,這次果興阿和肅順,全都大方的接受了對方的提議,然後開始準備結束戰事。肅順來找果興阿談停火的時候,果興阿一直都在笑,笑的滿眼都是小星星。肅順為停戰和談判找了幾個蹩腳的借口,果興阿卻一點都沒有在意,帶著滿臉燦爛的笑容答應了下來。
不過高興的隻有果興阿一個人而已,皮潤民和鄒德歸不但不相信會有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還嗅到濃濃的陰謀的味道。慈禧和奕欣都是權欲極重的人,他們即便被逼上了梁山,也絕不會為了保全富貴,把一切都權利都交給果興阿。他們肯開出這麼好聽的價碼,絕對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至於慈禧和奕欣的陰謀是什麼,皮潤民和鄒德歸還有分歧。皮潤民偏重於政治,他覺得奕欣等人設下的圈套,便是想把大權獨攬的惡名扔到果興阿頭上,製造果興阿逼宮謀逆的假象,讓果興阿成為天下公敵。並利用這個機會,分化果興阿與肅順,製造造反集團內部的矛盾,他們好借機鹹魚翻身。
鄒德歸則認為隻要果興阿強橫的軍力不變,這些虛模假勢的東西,根本動不了果興阿分毫。可能會有人覺得果興阿霸道,也可能會有人覺得果興阿欺負孤兒寡婦,但是隻要固安軍的強悍不變,沒有幾個人真的敢來找果興阿拚命。畢竟權利種種實惠是奕欣和慈禧的,而身家性命是自己的,大清的忠臣們還是有很強的自製力的,他們不會做無謂的犧牲。
到是軍事方麵不可不防,果興阿誌得意滿,又馬上通過談判得到最大的實惠,難免會有厭戰得情緒。果興阿現在肯定比奕欣還討厭戰爭,害怕美妙的談判被打擾,肯定會嚴加約束各部。這樣僧格林沁就有了可乘之機,蒙古騎兵的防守能力很一般,但是攻擊力卻是非常強悍的。如果給僧格林沁抓住了固安軍懈怠的空當,利用騎兵的優勢,向固安軍發起近距離突襲,固安軍可就危險了。
果興阿也沒有因為不愛聽就屏蔽了兩個謀士的言論,政治上的事,根本就沒法預防,隻能慎言慎行。軍事上就簡單了,各部外鬆內緊,嚴密監控以僧格林沁為主的各部清軍。隻要他們敢有不軌的舉動,立即讓他們嚐嚐固安軍機關槍的厲害。當然了正如鄒德歸分析的,果興阿其實很不想開打,他特別想讓談判談下去,談出結果來,因為這個結果他太期待了。
奕欣自以為得計,他已經分化了果興阿和肅順,談判他占不到便宜,也可以看他們兩個狗咬狗。慈禧則知道,一切都過去了,隻要談判開始,一切便都穩妥了。果興阿以為這是他和奕欣雙方之間的談判,肅順以為這是他和太後雙方之間的談判,奕欣以為這是他與果興阿和肅順三方之間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