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為了高考,果興阿硬背過六本數學教材,憑著這個考了個七十分,所以高中數學這塊到是補齊了。但物理和化學就完全抓瞎了,別說默寫出來,連個脈絡都想不起來了。事事不能圓滿,果興阿隻能把他曾經死記硬背的公式定義給寫了下來,具體什麼意思,放在大學裏,大家慢慢猜吧!果興阿當初要是知道這些東西是什麼意思,他就去考軍工類院校了。至於大學教材,果興阿根本就沒去嚐試,他記得幾個方向,就把專業名記下來了,其他的他也是無能為力。
差點把自己打死的果興阿,終於出關了,不過第一件事不是養傷,而是頒行了他的“欽定”教育大綱。凡北滿州居民無論男女,年滿七歲之後,必須接受福利性質的六年義務教育。十三歲後可考取初中,率取率為百分之五十。三年初中學滿後,進行中考,可考取普通高中及陸海軍士官學校,錄取率為百分之三十。再三年高中學滿後,可進行高考,考取專科院校及普通或軍事大學,錄取率為百分之二十。以上考試最多可參加兩次,在學期間一切費用由政府承擔,另根據不同學齡的實際情況發放補貼。小學補貼也就夠孩子賣點零食,初中的補貼則相當於一個農民的收入,高中的補貼相當於工人的收入。進入專科院校和大學,則可以獲得等同於政府中下層官員的工資。
果興阿政策定的很好,教材也編的不錯,但是還是沒人,連個教書的人都沒有,一切都還是白搭,所以果興阿的第一批速成人才優先師範類。果興阿的轄地內現在還真有一大批讀書人,他們都熟讀四書五經,現在也拿著果興阿之前在部隊裏用的簡編教材,把新知識學了個大概。但是他們都是準備來當官的,教書他們並不怎麼感興趣。果興阿也是體察民情,聽皮潤民彙報了這個情況,當即做出了決定,第一調高教師的收入水平,讓教師的收入超過政府的中層官員。第二就是設置從政門檻,想在北滿州政府當官,必須先去教三年書,不然一律不得入仕。官迷們開始捧著新教材狂研究,準備搶個好地方去教書,去當一個相對舒服一點的孩子王。但還有一部分是一心治學的學子,果興阿也沒浪費了他們的誌向,把這幫人集中了起來,親自授課開始對他們經行速成教育,準備讓他們成為北滿州的第一批大學生。
教育上的事終於有了個頭緒,果興阿還得把自己的主業抓一抓,軍隊現在還頂著固安軍的名頭有些不合適了。整軍的第一步就是改名字,果興阿這次巧妙的避開了滿洲的名頭,把自己的部隊命名為中華清帝國滿洲東北部地區國防軍,簡稱東北國防軍或東北軍。雖然東北軍的名頭也不是特別的好,但起碼比滿洲軍強了很多。
想好了名字就要厘清軍銜,之前固安軍的軍銜製度多少有些混亂,所以這次果興阿準備全都推翻重來。軍銜的最低一級為士兵,分設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三級,其中入伍新兵為二等兵,服役滿一年為一等兵,服役滿三年為上等兵,肩章為斜紋標識,以斜紋多寡計算等級。上等兵參加過多次戰鬥,並表現有異者,可晉升為軍士長,共分五級,視服役年限及戰功晉升。軍士長製度一是能保留有經驗的老兵,同時也解決了實戰經驗豐富的老兵考不上軍校,無法晉升的問題。
基層軍官方麵分別設立士官和尉官,均分上中下三級,必須由士官學校以上學曆者擔任。肩章方麵士官為斜紋配以鬆枝槍械圖樣,尉官為一杠配以星形圖案。其中下士、中士為班長,上士、少尉為排長,中尉為連長,上尉則為營級副職。果興阿這個安排,比現代軍事製度中的軍銜對等職務提了一級,一是為了讓最基層的軍官也具備較高的素質,二是為了把軍銜的差距拉大,省得軍官們沒了晉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