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2 / 3)

上海之後,智遠和博敦又前往澳門和香港做了友好訪問。這兩地方也真的挺友好,雖然也有大量的歧視性政策,但是總體上華人過的還不錯。而且他們對於北滿州海軍的來訪,表達了十分的善意,熱烈歡迎了智遠使團。當然使團和艦隊離開之後,葡萄牙人暗罵滿洲人找麻煩,英國人則興高采烈的期望滿洲人去南洋與荷蘭人打得天翻地覆。畢竟英國也很喜歡南洋的大片島嶼,不過因為種種原因,他們不方便與荷蘭人翻臉,果興阿去當攪屎棍再合適不過了。如果兩敗俱傷,英國紳士剛好可以坐收漁人之利,哪怕是果興阿或者荷蘭單方麵獲勝,英國也能借機弄點油水下來。

智遠和博敦沒考慮英國人是怎麼想的,起碼麵子上大家還是親密的朋友,暫時不會起紛爭就好。他們離開香港的下一站就是菲律賓,西班牙人派出了全部的七艘軍艦出港迎接,在猿聲號戰列艦幾乎把一艘西班牙巡洋艦撞沉之後,渤海艦隊終於開進了馬尼拉港口。渤海艦隊的三十六艘軍艦及上百艘補給運兵船,幾乎把馬尼拉港給塞滿了,西班牙的七艘軍艦反到被隔在了港外回不來。西班牙血與金的金盾旗完全被淹沒了,在港口上放眼望去全部都是北滿州的八星捧日旗。

馬尼拉附近的華人們奔走相告,大家成群結隊,載歌載舞的來到港口,然後看著祖國的雄偉艦隊,開始歡呼雀躍。在異鄉飽受欺淩的華人,全都熱淚盈眶,故鄉的親人來了,他們的背後終於有靠山了。一些明末不願降清逃亡海外的遺民,更是痛哭流涕,因為八星捧日旗讓他們想到了太多太多。

果興阿設計旗幟的時候,完全是抄襲,他把近代中國最重要的兩麵國旗蓋在了一起,然後弄出了自己的旗幟,其中一些具體的含義都是他瞎編的,真正的含義,他根本就不知道。也就是鹹豐皇帝生在北方,大臣們也是隻見過文字,不知道圖樣,不然單因為八星捧日旗,果興阿的勢力就會被扼殺在萌芽時期。飽學的曾國荃第一次見八星捧日旗的時候,曾經發出過驚呼,認為果興阿是挑明了要造反,就是因為八星捧日旗底板的藍天白日圖樣,正是明朝旗幟的翻版。

明朝沒有正式的國旗,但是因為往來中國的荷蘭、西班牙商船都懸掛國旗,明朝有樣學樣,也搞出了一個非正式的國旗。旗幟由紅日、黃月重疊的圖案和藍色的底色組成。藍底代表青天,象征著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誌氣。日月重疊即是\"明\"字,代表大明,位於旗幟的正中不偏不倚,是取中國位於四方之中之意。紅色的光芒是太陽的光芒,又象征大明屬於火德,亦指大明的朱姓皇族。十二道光芒即指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年十二個月,光芒位於青天之上,表示大明的光輝時刻都在普照萬方。太陽光芒中的四個相同的三角形,也有\"三玄四維\"的意義。紅色光芒中四個尖銳的大角,分指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即\"際天極地,罔不臣妾\"之意,又表示著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是大明世代遵守的道德規範。

北滿州的八星捧日旗,與真正的明旗比較起來,有些似是而非,這也是果興阿當初能在鹹豐麵前糊弄過去的關鍵。其實在承德的時候,朝廷裏的一些翰林,就覺得果興阿的旗幟很有問題,不過果興阿一個旗人反清複明,想想就覺得可笑,不然早就有人舉報果興阿意圖謀反了。但是此時此刻,這些背井離鄉兩百年的遺民可顧不得這些了,兩百年的光陰和苦楚,讓他們見了中國人都能當作親人,眼前依稀故國的旗幟更是讓他們情難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