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清帝國(2 / 3)

路過了一下馬六甲海峽,渤海艦隊終於到達了目的地,蘭芳共和國的坤甸港。智遠再次見到了劉阿生,並與荷蘭的坤甸駐紮官進行了會談,準備前往雅加達會見荷蘭東印度總督盧道夫··威爾特··貝萊。荷蘭人的態度比想象中友善的多,貝萊甚至願意主動來坤甸會見智遠,讓這次蘭芳共和國之行取得了很好的開局。

智遠在坤甸等了三天,貝萊就真的跑到了坤甸,兩人開始了正式會談。談判的開局讓智遠非常的意外,貝萊遠沒有費南多那麼強硬的態度,反而非常的客氣,還沒等智遠提出要求,他就主動表示絕不會侵犯蘭芳共和國這個大清的屬國。搞得蓄力已久的智遠,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完全找不到發力點。

因為果興阿的影響,北滿州所有人都把大清看作了弱國,是在世界上任人宰割的貨色,但是果興阿其實有點自卑了,世界諸國還是很看重大清的。莫說現在有果興阿強大的北滿州撐場麵,就算是原本的曆史上,西方各國也是把大清視為列強之一的。

清廷雖然腐朽衰落,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但卻一直被西方國家視為當世的強國之一,在甲午戰爭前地位不僅遠遠高於日本,而且高於任何其他非西方國家。大清很高的國際地位,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第一是曆史因素,兩千多年來,中國就是東亞的天然霸主,不僅本土龐大,還擁有幾十個藩屬國,是東亞地區的超級霸主。康熙年間,清朝曾與沙俄在雅克薩進行了兩次戰爭,當時的俄國沙皇可是西方人十分認可的彼得大帝,結果清朝完勝。在看重戰績的西方人眼中,彼得大帝是很牛的,清朝竟然能擊敗彼得大帝,它們自然要高看清朝一眼。

第二就是大清的家底夠厚,清朝擁有1300萬多平方公裏,四億多人口,以及幾十個藩屬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一。這份家底,隻有巔峰時期的英國可以相提並論,沙俄雖然領土比清朝更為龐大,但大多是無人區。

第三就更為客觀了,西方能打敗清朝,卻無法打倒中國。拿破侖曾說,中國是一隻睡獅,一旦被驚醒,全世界將為之震動。雖然清朝在兩次鴉片戰爭中失敗,太平天國運動也搞得清朝焦頭爛額,但中國的人口和國土實在太龐大了,而且中國的高度統一,任何列強都不可能吞並大清。一句話,列強可以看不起滿清統治者,但不能看不起中國這個國家。

第四則是清朝還是有一定的實力,清朝雖然多次被英法打敗,但是英法是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列強,清朝敗給他們也算是正常發揮。但左宗棠在同光年間擊敗阿古柏,後來又從沙俄手中收複伊犁。此戰也打出了中國的國威,讓列強不敢小看清朝。

現在雖然還沒有後麵的各種事情,但是大清卻有了果興阿。果興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軍火販子,能夠生產出領先於英法的先進武器,工業等方麵的也取得了奇跡般的發展。二次鴉片戰爭中,果興阿更是曾經重創英法聯軍,雖然結局是大清敗了,但是誰也不敢輕視大清的軍事實力。即便給英法第二次開戰的機會,他們也要掂量一下,果興阿在英法的眼裏可很不好惹。

荷蘭是歐洲小國,但是人家也曾經輝煌過,明朝的時候就侵略了中國台灣,雖然眼下敗落了,但實力也不容小覷。但是鄭成功不愧是民族英雄,他在台灣暴打了荷蘭人一頓,給後世留下了很好的餘澤。荷蘭人可能是被鄭成功打出了心理陰影,提起中國人就頭疼,即便是在沒有果興阿的曆史上,涉及中國的問題,荷蘭人都非常的慎重。

曆史上大清從來沒有承認過蘭芳共和國,隻把他們當作天朝棄民而已,大清屬國雲雲都是蘭芳共和國自己說的。但就是這個自己說的屬國,卻唬住了荷蘭人,當時的清朝正處於康乾盛世,荷蘭人擔心對蘭芳的入侵會引起清朝的反對,不得不停止對蘭芳的騷擾。後來侵占蘭芳共和國也是借著中法戰爭,清廷無暇顧及海外才敢動手。